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66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敢想敢干敢赚钱

发布:2024-11-03 08:53:3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25 手机版
敢想敢干敢赚钱(2)

开珠:原来就是他不会送给我们喂牛的饲料的话,那些原来的牛也肯定不会在了,那个冬天特别长,真的。

连陈树合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雪中送草,让藏族百姓接受了用桔杆喂牛,也改变了当地的养殖传统,深受感动的牧民,不仅接纳了他,还接受了他身上的一种经济意识,牦牛养得多买得少的传统也在悄悄发生改变。

2007年,陈树合在当地就购买到了2000多头牦牛,加工量达到120多吨,销售额达到1800万。4年前,别人都说牦牛是做不长久的买卖,但是陈数合不仅彻底解决了死结,还把一头牦牛卖到了2万元。

2008年5月,陈树合到昆明的一家火锅店吃饭,当看到美国肥牛眼肉200克就卖到100元的价格时,他当时就开口骂自己太傻了。

陈树合:我这样一算账,它那个牛肉一公斤可能要卖到五六百元钱,而我们做成肉干都才卖200多元钱。

看到别人的买卖,再想到自己把整头牛都拿来做成牦牛肉干,自己赚的简直太低了。2008年5月,陈树合决定借助火锅店的餐饮模式,把牦牛肉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分割,肉质细腻的9个部位放到火锅店销售,其余的部位再做牦牛肉干。这样通过细分,一公斤鲜肉最高卖到500元钱,一头牦牛也通过这种方式卖到了2万元钱。

顾客:到了香格里拉必须要吃牦牛肉,才真正到了香格里拉。

2008年,陈树合在云南丽江、昆明先后又开起了2家牦牛肉火锅店。因为特色鲜明,3家火锅店当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而把牦牛肉细分,两种渠道的销售办法也让陈树合在2008年年底,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

6年前,做牦牛生意被看作是不可能做成的,但正是这条不可能的路让陈树合实现了财富的裂变,在带给他自己财富的同时,也带动了香格里拉牦牛产业的发展。

香格里拉人民政府县长肖徐:一个人,领办,创办一个企业,那么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呢又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