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隆安11月7日讯(记者 陈思羽 覃鸿图 胡瑞阳)“哞哞……”近日,在“脱贫攻坚看南宁”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走进位于隆安县南圩镇的“桂西牛”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牛舍里的牛叫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景象。黄琳峰是基地的负责人,也是当地“致富带头人”,他将企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创建隆安县“养殖式”扶贫车间,通过“异地养殖、代养代销”的发展模式,提升当地贫困户收入。
广西汇生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养殖、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作为该公司的总经理,黄琳峰深知企业与农业产业息息相关, 企业“离不开农民,要依靠农民”,企业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黄琳峰介绍,隆安有肉牛产业化基础,当地农民有养牛的传统,加上地处山区的隆安可种植草料,因此有一定的养牛规模,常年发展下来,在南圩镇形成了肉牛交易市场,颇为活跃。但黄琳峰认为,因为没有品牌和特色,之前隆安肉牛养殖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为改变这种状况,黄琳峰利用企业已注册的“桂西牛”商标,对隆安肉牛重新定位,即实现“品种、品质、品牌”的优化与提升。目前,“桂西牛”品牌在两广地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售价也比一般肉牛高20%左右,逐步实现品牌的价值,提升当地养牛户的收入。
隆安县地处大石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地区人多地少、资源匮乏。隆安县南圩镇的銮正村,是典型的石山地区,可用于种植玉米、牧草的土地非常有限,水资源也十分缺乏,虽然农民养牛的积极性颇高,但要发展肉牛的规模化养殖并不现实。针对这种情况,黄琳峰因地施策,认为在贫困地区以“异地养殖、代养代销”的模式养殖肉牛最为合适,于是在南圩镇投资建设“桂西牛”扶贫产业示范基地,该基地也作为隆安县“养殖式”扶贫车间,为特殊贫困群体肉牛代养代销项目。该基地占地650多亩,建设标准化牛舍18700平方米、草料棚3200平方米,青贮池2400立方米,是集牧草(玉米)种植、饲料加工、肉牛养殖、屠宰加工、粪污利用、绿色有机种植、产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目前,黄琳峰创建的“养殖式”扶贫车间吸收特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2310万元,养殖肉牛存栏1500头,年出栏肉牛3000头,总产值6000万元,利润600万元。参与“异地养殖、代养代销”的贫困户可按照3:7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即企业占30%,特困户占70%。但不管利润有多少,黄琳峰都要确保每户特困户每年得到的分红不低于2400元,分红时长为3年,超过3年的将根据特困户的意愿,可以继续跟基地合作,也可以领回本金3万元。据黄琳峰介绍,2019年1月该项目已给770户特困户发放分红每户2400元。
上一篇
上千万的生意本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