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1月16日,威远县新场镇万祥村九组刘六清在鱼塘边查看鱼群长势。他告诉记者,自己的鱼塘是7月才完工的,8月开始放养鱼苗,到今年1月16日,两亩多田赚了两万元。“新修好的鱼塘一般要一年左右才能见效益,我短时间就赚了钱主要是讲究了个 ‘巧’字。”
刘六清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巧字经”。一是巧用泉水。刘六清家附近有一股水质很好的泉水,他将就这眼泉水,将两亩田建成了鱼塘。“水源和水质好,鱼不会缺氧,不容易得病。”
第二“巧”是巧选鱼苗。刘六清都买2两到半斤大的鱼苗,并算好时间,预计在春节出售。“鱼苗大,长得快,也抗病。”
第三“巧”是巧配品种。刘六清根据花鲢沉底,草鱼浮面,鲤鱼和鲫鱼居中的特性,将几种鱼苗相应配搭混养,充分利用鱼塘空间,增大养鱼量。
最后一“巧”则是巧喂料。针对草鱼,刘六清选择用种草和野草搭配,平衡草鱼营养;对鲤鱼、鲫鱼,不喂配合、颗粒饲料,全喂小麦和菜枯,保证鱼肉口感,卖得起价,也能保持鱼塘的清澈度。同时,草鱼、鲤鱼和鲫鱼的粪便正好是花鲢鱼的美餐。
目前刘六清的鱼塘里,鱼均重已达到3斤左右,全部打捞起来大约有4吨鱼。鱼多,但他不愁卖。“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买鱼吃,图个 ‘年年有余’。”除了零售,县城的鱼贩子也来到刘六清的鱼塘要求批发,“鱼已经基本被订购完了”。
按照每斤7—9元的卖价,4吨多鱼销售所得六七万元,除去4万多鱼苗和饲料本钱,刘六清两亩多田五个月时间就赚了两万来元。
威远县水务局养鱼专家袁贵华认为,刘六清巧妙利用了水源、季节和鱼苗搭配等因素,增大了养鱼密度,所以产量和效益高。鱼生长期是秋末和冬季,气温低,耗氧量小,前期气温高时,鱼苗小,占空间也小,所以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特别提醒,春夏气温高时,鱼如果长到一定体积,一定不能大密度养殖,气温高,鱼容易缺氧,一不留意就会造成损失。
上一篇
生态养殖奔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