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经验 > 正文

强乡富民促和谐

许昌县榆林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宋广军  通讯员 王浩凡 朱新正  许昌县榆林乡位于许昌县西南,距城区14公里。乡域总面积73.76平方公里,土质松软肥沃,交通四通八达。全乡耕地4049公顷,辖31个行政村(其中2008年新增的移民新村姬家营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试点中的特大型村之一),96个自然村,230个村民小组,15200户,63050口人。近年来,该乡始终坚持农业兴乡、工业强乡、多业并举的战略思想,注重用发展的理念谋划工作,全乡经济连续保持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趋向更加合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农业兴乡  为了不断优化农业结构,榆林乡以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夏秋粮食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3.5万吨以上;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2.15亿元增长为2.97亿元。该乡大力发展烟叶、蔬菜、花生、辣椒等特色农业,不断提升规模和集约化水平。2011年纯作烟叶面积4000亩,许昌县育金香烟叶合作社在西吴庄建成现代化烟叶育苗基地50亩,发展花生油料基地1万亩,蔬菜大棚500亩以上。同时,该乡注重现代畜牧业发展,2011年全乡规模养殖场(户)达到34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2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康得利食品加工、稼康粮食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显著提高。  为了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该乡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近年来农开面积达到3.3万亩,配套机井600眼,自流灌溉2.1万亩,整修主要生产路46公里为矿渣路、9公里为水泥路。累计新植农田林网3.8万亩、许平南高速道路廊道绿化7.4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辐射9个行政村。同时,农村“一事一议”政策的实施、土地流转机制和农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创新,为榆林乡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为了扎实有效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们乡还编制完成了镇区整体规划,并已获许昌县政府的批准。同时,我们乡是许昌市2012年确定的77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推进乡镇,去年以来,经过与河南百得新农投资有限公司的不断深入对接,已经初步确立了榆林镇区综合开发的意向。”该乡党委书记朱东峰说。  大局为重  2008年初,为了响应国家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榆林乡开始筹建河南省许昌县榆林乡姬家营移民村,作为我省10个移民安置试点村之一,姬家营村安置320户1400余人,是安置移民试点中的特大型村之一。当年7月,淅川县滔河乡姬家营村被整村安置到该乡,取名许昌县榆林乡姬家营村。  为解决好移民就业问题,在搬迁之前,榆林乡就对移民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收入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移民档案,把移民纳入全乡劳动技能免费培训范围。按照“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圆满完成了姬家营移民安置任务,逐步理顺了干群关系,群众发家致富劲头日益高涨。村内搞起了养猪、养牛、丝毯加工、食用菌、大棚蔬菜种植、莲鱼共养、便民超市、农机修理等项目。加大了对移民务工就业的引导扶持力度,仅许昌传动轴厂、许昌豫晨化工等企业务工人员就达百余人,月收入人均2000元以上。  走进姬家营移民新村,街道宽敞、绿树成荫,医疗、健身娱乐设施等一应俱全,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村里路面全部进行了统一硬化,路旁都安装了路灯,村里的空地也全部种上了绿化苗木和草坪。  工业强乡  “为了提升工业发展活力,我们坚持把"以项目建设扩大投资需求、以园区建设促产业集聚、以招商引资破解资金瓶颈"三项重点作为推动乡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以乡工业园区为载体,采取乡情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等方式,强力招商引资。”榆林乡乡长李刚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据介绍,近年来,该乡共完成项目引资10亿元,新建、续建、扩大项目共17个,其中限额以上新项目1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4.5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极大地提高了该乡第二产业增长的速度,充分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同时,该乡坚持扶优扶强、做大做强许昌天和焊接、天阳纺织、康得利食品、同舟纺织、恒新机械、世博绝缘材料等一批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形成了以玻璃、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绝缘材料等产业发展的工业新体系。  和谐发展  该乡大力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余人。通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切实加强乡村干部和农民的科技培训。强化服务。高标准建设了乡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乡劳动保障大厅,充实了工作人员,规范了工作程序,切实方便了群众找人、办事,反映问题。  为了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近年来,该乡积极争取各项政策资金、社会捐助新建中小学校舍3500平方米,自发捐资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使之成为该乡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统筹推进医疗和社会保障事业方面,新建卫生院标准就诊楼投入使用,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新农保工作全面推开,参保人员达3万多人,参保率达95%以上;新建市级标准化敬老院57间投入使用,全乡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享受人数达1870余人,发放各类优抚金15万元,申请大病救助22万元,多方争取危房改造资金42万元,为贫困户建设了新房,使他们有了安全的居所,农村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该乡持续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使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普遍提升。安全生产、群众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的不断开展,使该乡社会安全稳定。建立了榆林街姬家营村主干道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增加了群众安全感指数。通过领导接访、干部大走访化解各种矛盾,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赡养老人纠纷,该乡社会法庭聘请乡政府附近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旁听,并提出意见、参与劝说等,还和老干部一起组成宣讲团,巡回全乡各中小学校做《崇尚孝道,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的报告,收到明显的社会效果,促进了全乡社会和谐。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按照"农业兴乡、工业强乡、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走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努力把榆林建设成综合竞争力更强、现代化气息更浓、人民幸福指数更高、社会和谐程度更优的"特色小城镇"。”采访结束时,该乡党委书记的一番话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