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声开启的宝藏,还是看上去很美的幻象?农产品B2C网销为农民破译网络财富密码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4月18日上午8时,淘宝名人、临县农民王小帮已经开始在太原的办公地点忙碌,在这间“忙乱得像饭店后厨”的办公房间内,大小不一的农副产品包裹等着快递公司上门签收,发往全国各地。开店后,仅家乡的小米一项他一年间就卖掉了5万多公斤。
4月19日上午9时,1000多公里外的烟台,李琴打开电脑,打理自己名为“果真好吃”的网店。她在网上卖烟台苹果两年了,“一个月卖掉几万斤吧!”这个对记者声称学历保密的女子,在网上惯用“亲”这样的淘宝用语以及笑脸表情,可以看出,她把每一个网络上打交道的人都当做客户来尊重。与此同时,稷山县蔡村乡东柏村的治国刚刚结束自己的焦虑,去年他收购的几万公斤苹果,近几日不挣钱地刚卖掉。
农民网商的“掘金地”
尼葛洛庞帝在1995年的《数字化生存》中曾经预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带来“数字化鸿沟”。十几年后的今天,鸿沟已然出现,但是也有学者研究表明,网络所带来的后发(财富)效应可放大可复制,这一点对于最普通的农民同样适用。
2008年,初中文化的王小帮回村懵懂开淘宝B2C网店;4年后,共有11个人为王小帮打工,他与家乡临县的几个村先后签订了长期收购农产品的协议。王小帮说:“我给农民的收购价比其他商贩高一些。现在一个月的销售额大概30多万元,利润占25%吧。”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研究中心在2011年2月联合推出一份农村电子商务 “沙集模式”调研报告,报告指出:B2C农民网店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增加了“网络”这一要素,解决了农民信息弱势的问题。由于减少中间环节,产品定价更低,买卖双方互相受益。在家中就可以创业致富,农民不仅实现了充分就业,还需要招工补充人手不足,促进乡村劳动力回流。
2011年11月11日,在“千年难逢”“11·11节”的网络促销活动上,淘宝网一分钟内涌入342万人,8分钟交易额破亿元,单日销售额总量突破52亿元。2011年,共有1.87亿人次选择网购,整个网购市场交易额高达7849亿元,同比增长66%。B2C模式的潜力和“钱力”可见一斑。
在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模式,既是技术先行者的致富场,又可以开发成农民网商的 “掘金地”。王小帮和李琴正是依托B2C电子商务模式,线上掘金的众多农民网商的代表。他们,不仅是个人努力偶然创造的奇迹,而且还可以更多地被复制于农村大地。这个时代,农民前所未有地靠近网络致富。
信息“织网”培育为先
4月16日上午10时,太原高新区内的尚润淘宝旗舰店内,十几名客服人员一片忙碌,北京正和万丰投资有限公司 (山西分公司)的经理田国斌对记者感慨道:“从人才、技术、营销手段等多方面来讲,现在的电子商务山西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培育。现在山西的电子商务不好做,网买网卖没有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包括一些农产品的网销。”田国斌介绍说,前期为了打响品牌,他们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虽然各种土特产品的网销量都不错,但是成立至今不到一年间,获利不多。“定位很重要,一定要选取合适自己的产品去销售,如果定位准确,小投入小规模的农户网商也是可以赚钱的。”田国斌这样建议。
阿里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樊春晖则对记者表示:“培育农村网商,一个是基础设施环境要到位,一个是电子商务知识和培训要跟上,物流配送设施,盘活存量资源,这个是当地政府需要引导和投入去做的,包括农村网商的培训。”对于山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樊春晖还建议说:“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包括上游种植养殖大户、中游加工企业、下游的超市卖场以及流通环节的一些存量资源,例如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都可以基于电子商务以终端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梳理整合起来。”
打开淘宝,会发现知名农产品网店的商铺页面都很朴实,不花哨不艺术,甚至比较土气,但是这样看起来很“田间地头”的农副产品卖家,恰恰给消费者以原生态、有机、纯天然等感觉,击中了都市消费群体的绿色情结。
一方面,就农村现实情况而言,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已是一个老话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政府一直都关心的大问题。今年年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建议制定《电子商务促进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更好地提振内需和解决三农问题。如果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促进小微农副产品网销,带动农业增收,这样的信息化带动农业发展的模式就有了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
上一篇
大学毕业生秦岭山里养虫子
下一篇
念好农民“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