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石柱小伙外出“偷”艺回乡创业 成功养殖泉水鱼

  示范带动助推万元增收 “明年,我就能自己繁殖鱼苗了,这样还能节省一大笔开支。另外我还准备再开一家农家乐,接待游客来参观和品尝咱土家人自己的养殖的虹鳟鱼。”刘学兵告诉笔者,因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才有了自己的今天,也绝对不会忘了当初的承诺。下一步,他将向当地聘请6个农民来管理自己的鱼池,并将所有养殖技术倾囊相授,待他们学有所成时,成立虹鳟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当地村民一起享受这虹鳟鱼带来的“效益”。   秦建红也表示,下一步,镇党委政府也将积极配合,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整个虹鳟鱼产业链,不仅是食品,还是虹鳟鱼所带动的旅游业。   【新闻链接】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是泉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3~18℃。同时,虹鳟鱼是性喜逆流、喜氧、喜清净而透明的水的鱼类。   养殖场地的选择和设置 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之一是水源,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   虹鳟鱼养殖一般均采取流水高密度饲养法,因此水流量大小就限定了养殖水面的规模。一般情况下,建设600平方米养殖水面,每秒注水量为100升才能保证水的交换量。   虹鳟鱼对养殖水温的要求范围为7-20℃,因此要了解一年中气温最高时和最低时所测水温的指标,最高水温超过22℃即对养殖虹鳟鱼造成威胁,低于7℃则会造成虹鳟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水质条件是一个重要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鱼养殖生产的成功与失败。   养殖场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不同的养殖类型而考虑。如综合性养殖场,从亲鱼培育到食用鱼养成应设计配置全套设施,而单纯从事苗种生产或食用鱼生产的养殖场,可不必设计配置食用鱼养殖设施或鱼种繁育设施。   养鱼池的种类按使用目的一般可分为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和亲鱼池。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交替使用。鱼池的大小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鱼池的形状虹鳟鱼养殖池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等,以长方形池较为实用。鱼池一般建成水泥池,便于清洁和管理,适于高密度放养。   鱼苗培养 上浮鱼苗开食的最初一个月是虹鳟养殖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要注重成活,其次是成长。由于鱼苗规格越大生命力越强,而且鱼苗长的快慢将直接影响今后的生长,因此对上浮苗的成长不能忽视。   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当卵黄囊吸收2/3以上,大部分鱼苗开始上浮觅食,此时要及时投喂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黑瘪病造成死亡。开始时可以投喂鸡蛋黄、水蚤、丝蚯蚓等,也可投喂牲畜肝脏和生鲜鱼肉等。饵料可以用0.4毫米网眼的细筛过后投喂,也可以涂抹在细铁丝网上挂在池中,让鱼苗自行取食。每天需投喂6~8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10%~12%。   经20天的饲养后,一般体长达2.5厘米,体重达0.2克,可以转到鱼种池内饲养。   鱼种培育 鱼苗、鱼种的放养密度随鱼的规格、水温和注水量的不同而异。鱼苗通常在水温略偏低的条件下饲养不易得病,成活率高。平均体重达到1克,在15℃水温下从开食起约需60天,在10℃水温下约需75天。再经20~30天,体重可达2克。随着鱼苗的成长和游泳能力的增强,可以适当增大水量。放养密度和所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