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5日,记者在余干县瑞洪镇把山村养鸽基地看到,一栋栋鸽棚拔地而起,一排排鸽笼整齐放置,鸽笼里的鸽子正咕咕咕地欢叫。这是致富的鸽声,现今......
11月5日,记者在余干县瑞洪镇把山村养鸽基地看到,一栋栋鸽棚拔地而起,一排排鸽笼整齐放置,鸽笼里的鸽子正咕咕咕地欢叫。这是致富的"鸽"声,现今这个村子里的肉鸽年出栏24万对,年产值可达700多万元,养殖户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
村干部张日辉告诉记者,曾经的把山村可是一个全省出了名的贫困村,村民主要靠捕鱼为生,收入极不稳定,200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才2000多元。为让湖区的群众早日致富,省、市、县领导亲自挂点,镇里也积极调整村里的产业结构,加大农村产业发展力度,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帮助村民转产致富。把山村通过多次调研论证,决定依托紧邻昌万公路这一交通便利的特点,最终选择了发展对交通要求比较高的肉鸽养殖。
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就需要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多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张华财成为了这第一人。2009年张华财从浙江返回家乡,拿出了打工的积蓄,在家试养了肉鸽780对,由于肉鸽喂养技术掌握不成熟,造成当年肉鸽出栏率极低,试养面临着失败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村干部伸出了援助之手,请来了肉鸽养殖专家实地指导,镇里闻讯急忙送来了帮扶资金,这让张华财又重拾了信心。2010年,张华财新建鸽棚,将养殖规模扩大为1400对。由于按专家的指导,采用了标准化管理,张华财肉鸽养殖当年获利10余万元。养鸽能致富的消息在村子里迅速传开,村民们纷纷上门取经。镇政府果断做出决策,在镇政府的引导下,2011年村里在张华财的养鸽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鄱阳湖明珠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华财任会长,村民以场地、资金、人力等方式入股,年底参与分红。为了保护养鸽专业户的利益,协会还采取"公司+基地+养殖户"的运营方式,农民加入合作社,通过到合作社"就业"学习养殖经验,等条件成熟可以独立开展肉鸽养殖。合作社为其提供种鸽、防疫、销售信息等服务。由于成立了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南昌、上海等地的销售商直接和合作社谈价,使得肉鸽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养鸽户利益得到了保障。
2012年,把山村这个只有410户的小村子,肉鸽养殖户已经发展到27户,带动就业近百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到4600多元,成为余干的一个富裕村。
村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村民的养鸽热情也更高了。为加快基地发展速度,带动更多村民致富,镇政府又专门成立了由肉鸽养殖领导小组,帮养殖户搞好病情防疫、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已争取到国家项目帮扶资金55万元,帮助新建钢构鸽舍10栋。"我们追求发展的脚步是无止境的,明年我们准备购买现代化的孵化机,把种鸽养殖规模扩大到5万对。"张华财信心满满地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渔民"洗脚上岸",当地农户肉鸽养殖的数量也将成倍增加,把山村的肉鸽产业将做成年产值超千万,把山村的致富"鸽"声将越唱越响亮。
(祝锋江伟彬记者吴丹)
上一篇
一株冰菜背后的致富故事
下一篇
靠水吃水 山区农户瞄准冷水鱼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