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千金情意哺乡民。在渤海镇田仙峪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创业的先行者、致富的带头人,在实现产业价值后,他们聚集在一起,成立了“创业者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组成了“创业者爱心联席会”,建立起“创业者爱心基金”,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扶持他们走向共同富裕,在当地群众中传为美谈。
因地制宜,一湾清泉成就创业梦想
田仙峪村地处渤海镇东北部,村内水源丰富,珍珠泉和龙潭泉两处山泉交汇形成的渤泉河从村北缓缓流过。上个世纪80年代,在市政府支持下,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这里建立虹鳟鱼养殖场,开展虹鳟鱼人工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看到养殖虹鳟鱼蕴涵的巨大市场价值,田仙峪的村民们纷纷“下水”养鱼,沈希顺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多年努力,沈希顺的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养殖规模已发展到5亩,年提供发眼卵1000万粒,生产成鱼5-10万公斤,成为怀柔区虹鳟鱼苗种基地及技术服务中心,还被授为“国家级冷水鱼良种基地”。
如今,在田仙峪村,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卧佛山庄等一批本地人创办的企业发挥着龙头作用,一方面为全国各地提供虹鳟鱼苗种和技术咨询服务,一方面带动了周边农民通过养殖、垂钓、销售、烧烤等形式脱贫致富。目前田仙峪村年创虹鳟鱼成鱼销售收入1230万元。涓涓细流承载起在田仙峪创业的沈希顺们致富的梦想。
感恩回报,厚德品质彰显“北京精神”
白宝海是土生土长的田仙峪村人,在虹鳟鱼养殖大潮中试水下海,成功研制、生产出虹鳟三倍体种鱼苗,走上了养殖致富路,他所经营的卧佛山庄养殖中心也发展成为集养殖、科研、垂钓、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富了的白宝海,时刻不忘回报成就自己事业的这片土地。他免费向乡亲们提供鱼苗,无偿传授养殖技术,帮助销售成鱼。不仅如此,白宝海自掏腰包,为村里考入大学的农家子弟发放奖学金,鼓励农家子弟走上成才之路。本科1000元,大专500元,六年来,白保海向30多农家大学生发放奖学金两万多元,还特意在暑假期间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指导孩子们进行社会实践,发给他们丰厚的工资,让孩子们感到社会的温暖。
如今,田仙峪创业者“一队一会一基金”的成立,为众多像沈希顺、白宝海这样热心回报社会的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队一会一基金”将为田仙峪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在群众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与此同时,创业者爱心联席会还将积极运作,吸引更多投资者、社会力量关注田仙峪,为村级规划定位、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社会民生等方面发展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众多企业还将发挥各自经营优势,为田仙峪村及周边地区群众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在企业规模发展中提供出更多就业岗位,为本地区群众创造更大的福利。
意志传承,“创二代”扛起学雷锋大旗
高尚的精神永不死,雷锋的意志代代传。在“谱写同心曲共建田仙峪”创业者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上,一位30岁的青年人以创业者爱心联席会秘书长的身份进行了表态发言。这位青年人叫沈保巍,两年前从国外留学归来,放弃大城市的繁华,从父亲沈希顺手中接过了产业。这个在外人看来可以坐享其成的“富二代”,凭借自己在国外学习积累的经验能力,为传统虹鳟鱼养殖开辟出“西餐市场”,翻开了“创二代”人生的新篇章。
作为创业者爱心联席会秘书长、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经理,沈保巍积极联系会员开展活动,带头为爱心基金注入启动资金。沈保巍清楚地记着自己在创业者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上说过的话:“我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仅是一份产业,更有对父辈们真诚回报社会、志愿服务乡民这种厚德品质的传承和发扬。”
潺潺的渤泉河依旧流淌,见证过创业者们的奋斗艰辛,也正见证着一首同心曲的真情上演……(通讯员 毕阳阳)
上一篇
元阳县福龙山生猪养殖项目开工
下一篇
搞茶叶可真赚钱!名人回村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