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廷的大哥王瑞新:我是他哥哥,我说老弟咱们搞的挺好了,怎么还散养了,咱们精养搞的挺好了,挣点钱几十万元钱也行了。
妻子赵艳坤:风险太大呀,完了再说刚刚过好日子,孩子还得看病。
然而王瑞廷觉得自然养鱼虽然风险大点,但赚的钱更多,再说自然养鱼不投喂饲料,养鱼成本很低,2004年年初,在家人一再劝阻下王瑞廷还是开始了自然养实验,第一年放养的十多万元钱的鱼苗在自己的照料下长势喜人,王瑞廷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然而就在自己志得意满之时,2005年的夏末的一天,帮助自己看管鱼塘的工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张晓梅:早晨八点来钟那阵儿,这鱼全都在水边,都游到岸上来了,都不爱吃食,昂着头,张着嘴,都不爱吃食。
王瑞廷:当时我一看哎呀,哎呀妈呀,昨天晚上我应该能发现的东西,忽视了,事儿挺多的,忽视了,把这个问题看的挺轻松的,就是没考虑它缺氧。
虽然马上采取了放水和开增氧机等措施,但是还是有很多鱼因缺氧而死亡。
王瑞廷:好像也得有20多分钟吧,时间稍微长点了,就损失了两三千斤苗子,那苗都达到四两多了
命运再次给王瑞廷开了一个严酷的玩笑,自己再次把鱼养死了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村里每个人的耳朵中。
王瑞廷:嘲笑我呀,冷嘲热讽的什么话都说,你看你养鱼,今年你养鱼了,没收入,你看死了吧。
王瑞廷的大哥王瑞新:连我自己都感觉到,你说养鱼的你还懂技术,念了四五年书,你本科的,这个鱼还都养死了,缺氧都死了。
剩下的鱼王瑞廷不敢有半点马虎,到了2006年的秋天,自己放养了两年多的鱼可以上市销售了,而销售结果让王瑞廷感到有些意外。
王瑞廷:等秋天我捕捞5万多斤鱼,卖15元钱一斤,卖了60左右吧。
而这六十万除了鱼苗钱和人工费外,几乎没有什么开支了,自然放养的高利润,更坚定了王瑞廷决定靠自然放养鱼的想法,为了提高水库的利用效率,王瑞廷寻思在养殖常规品种鱼以外,再增加一些名优品种的鱼。
王瑞廷:利用这个水面,养殖这个名特优的产品,让收入更好一点,经济价值更好一点。
从2007年的春天开始,王瑞廷除了养殖常规的鲢鱼、鲤鱼等常规品种外,就混养了一种卖价达一百多元钱一斤的名贵鱼,那么这是一种什么鱼呢?而且王瑞廷还准备等这批鱼赚钱后,带女儿到北京彻底检查一下病情。那么自己再一次冒险改变养殖方式的结果到底是赔是赚呢?
吉林镇赉县的王瑞廷有一个患表皮松解症的女儿,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一,为了给女儿治病,从2000年开始王瑞廷第一个在村里搞起了养鱼,哪知第一年就赔得倾家荡产,给女儿治病都得向人家借钱。后来养鱼成功了,每年能赚四五十万元,但是从2004年开始,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搞起了要三年才能见到效益,不投喂饲料的自然养鱼,而且其中一种鱼可以卖到120多元钱一斤,那么王瑞廷养的是一种什么神秘的鱼呢?而且水库里的鱼只能打一网,那么养了三年多的鱼到底是什么结果呢?
2009年12月26号,养了三年的鱼结果是赔是赚就要见分晓了,虽然已经出网一百多米也没看见一条鱼上来,与以往相比产量有可能减少,但是王瑞廷还是自己在安慰自己,因为鱼塘里养的有一种鱼比一般的四大家鱼卖价要高出十多倍,这可以弥补产量的不足。
王连贵:自然的鱼最贵的就能达到100多元钱一斤。
杨波:我们这儿的鱼就能卖120元钱一斤。
时间到了中午十二点半了,我们看见拉出的渔网已经大约有三百多米了,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看到网里已经开始有鱼出现了。
王瑞廷:现在就出网了,是好是坏一会儿就有结果了,心情还是比较紧张的,马上就有结果了。
这一网到底能出多少鱼,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在这一网里,还把以前的漏网之鱼给打上来了。
工人:40多斤呀。
记者:这是最大的吗?
工人:不,还有大的,还有比这个大的,这是二号的,大的还有四五十斤的。记者:我试一下,这鱼大概养了多少年了?
工人:这顶多四五年。
这些常规品种的鱼一打上来后被扔在冰上速冻上了,而一些名贵鱼则被分拣出来养在冰窟窿里,这些鱼要保证在上市时是活的,在这里我们终于见到了卖到一百多元钱一斤的鱼。
王瑞廷:这就是鳜鱼,120元钱一斤,就这个鱼。
记者:这个鱼跟一般的鱼有什么特点?
王瑞廷:你像这个刺。
记者:背上有刺。
上一篇
湛江一贫困村富贵竹出口荷兰致富
下一篇
小虾皮做成新产业 远销外收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