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浙江省何姮娟的“桑叶黑鸡”梦

  她身材不高,衣着简朴,黝黑的脸庞透着朝气,两眼炯炯有神,浑身上下发散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就是下岗女工何姮娟给人的最初印象。   这位普通中年女性,从2008年开始,白手起家,用勤劳、智慧和胆识,在浙江天台县街头镇下利村的土地上办起一个偌大的特种养殖场,不仅实现了自已多年的“桑叶黑鸡”梦,而且还带动老家街头镇下安村农户一起走致富路。   缘起春节家乡行   2008年春节,何姮娟与丈夫一起,从椒江赶到老家天台县街头镇下利村过年。在老家,与家人闲聊时,得知前段时间电视、报纸上热炒的天台山黑鸡居然出自同村何有杰家,而且当时发现活着的黑鸡在整个天台只有19只,品种纯正。黑鸡原属“仙居鸡”中的一个品系,二三十年前,“仙居鸡”未申报品种资源时,共有白、黄、黑、花四个品系,后来由于一直选育“黄”的品系,把黑鸡的遗传资源丢失了,致使黑鸡品系接近绝迹。   何姮娟一听,马上赶去看。在何有杰家,何姮娟看到,1只母鸡和1只公鸡正带着12只小鸡觅食。据老何介绍,本来他家养了40多只黑鸡,由于送人的送人,卖的卖,加上后来畜牧专家发现黑鸡这一珍稀品种后,县里的人三番五次到他家,最终从他家收购了14只成年黑鸡,因此只剩下这么几只。   “这实在是一个‘活宝’。”何姮娟回到家后对丈夫说,自己反正已经从椒江水晶电子集团电焊岗位上下岗了,在家里闲着也不是个办法,这黑鸡规模化养殖尚未成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自己准备试一试。对此,丈夫非常支持。于是,她当即与老何达成合作协议,由她出钱,购买孵化机等养殖设施,放在老何家,进行黑鸡规模化养殖。   攻克低孵化率难题   2008年4月,黑鸡人工孵化试验正式启动。第一次,老何在孵化机里放入8只黑鸡蛋,21天后只出一只黑鸡苗,而没过几天,这只黑鸡苗就夭折了;第二次,老何在孵化机里放入30只黑鸡蛋,出了14只黑鸡苗;第三次,老何在孵化机里放入309只黑鸡蛋,出了80只黑鸡苗;第四次,老何在孵化机里放入439只黑鸡蛋,出了100只黑鸡苗……总共孵化将近10次,平均孵化率不足30%,而电费很贵,没有多少收入的老何家难以承受。   “黑鸡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具有低孵化率、低成活率、低产蛋率等特点,世界上又没有现成的养殖资料。”何姮娟说,刚开始出现低孵化率她早已预料到。于是,她把孵化机拉到椒江试验。为此,她没日没夜地试,饿了吃几口冷饭,渴了喝点冷开水,经过多次试验,孵化率提高到50%左右。此时,她注册的合作社,以及承包地等终于落实。她立刻启动养殖基地建设,并把孵化机重新拉到天台。然而,50%的孵化率对于规模化养殖还是一个大问题。面对“世界级难题”,她再接再厉,进一步探索水蒸气恒温孵化新技术,把孵化温度牢牢地控制在38摄氏度,同时在选蛋上下功夫,新鸡生的小蛋坚决不用。通过努力,今年1月开始孵化率提高到70-80%.“对她来说,黑鸡像女儿一样亲。”正如何姮娟丈夫评价妻子一样,孵化中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孵化时,她一个人睡在孵化机房,吃在孵化机房,温度偏高时打开机门,温度偏低时用液化气加热,经常21天连续工作。特别是夏天夜里由于打雷电源经常跳闸,她不得不一个人冒着瓢泼大雨,打着手电,走十几分钟的泥路,赶到村里的变压器站合上总开关。   尝试养殖“桑叶黑鸡”   “这些桑园,为我们合作社‘桑叶黑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何姮娟说,办养鸡场的很少能像她一样拥有这么大的桑园。谈到为什么用桑叶来喂鸡,她介绍,桑叶中粗蛋白含量是玉米的2-3倍,并且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钙的含量超过红虾,硒的含量胜过大蒜。   “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鸡蛋。”陪同笔者采访的金女士这样感慨。“桑叶黑鸡”的鸡蛋清吃起来特别细腻,蛋黄的比例也明显变大并且颜色更黄,蛋黄香味很浓,口感特别好。据测定,这种鸡蛋维生素E的含量比普通鸡蛋高3-5倍。   “除了桑叶外,我们还喂自己种植的小麦、玉米、番薯、南瓜、冬瓜等。”何姮娟介绍,为了真正打出“下安”牌黑鸡品牌,她致力于生态养殖,采用纯放养的方式进行养殖,因为黑鸡十分好动。笔者在现场看到,只要生人走近,黑鸡一下子跳上1米多高的竹棚。“它野性十足,经常跟人斗。”何姮娟说,她喂养时,不知道被鸡啄伤了多少次。接下去,她要发动村民进行规模化养殖,由她提供种苗、销售渠道,帮助大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