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昆虫生态种养示范户:曾德华

近日,笔者从赫山区农业局科教站了解到益阳市科发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的生态养鱼效益相当好,于是想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但不晓得怎么走,只好先拔电话问问路。    “从益阳出发走319国道,到沧水铺镇1232公里处下,就在附近呢。”接电话的是公司老板曾德华的爱人。听说笔者要去采访,她非常高兴,笑容通过无线电波传来。    3.3公顷的鱼池,2栋初具规模的建筑物,精神强干的曾老板正在把一铺围网拿出来。“你今天运气真好,等下一个长沙老板要来拖鱼,难得碰上,正好可以拍上一些好镜头。”曾老板看到我扛着变焦数码相机,新闻意识颇浓。    “我搞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的契机是看了报纸上的一个报道呢!”得知我采访的来意,曾老板直入主题。他说,他养鱼的历史有10多年了,20世纪90年代在沅江市万子湖乡万子湖村渔业组养鱼10年,每年的纯收入仅在1万元以上,因为考虑到那里的面积小,发展前途不大,所以从21世纪初移师赫山区沧水铺镇花亭子村,承包了3.3公顷精养鱼池,这几年每年的利润均在6万元以上。具有高中文化、曾当过民办教师的曾德华,总想做大做强养殖业,但不知从哪里找到突破口。    2005年8月25日,有张报纸上一篇《养苍蝇赚钱的女孩》的报道深深吸引了他:利用猪粪、鸡粪养殖蝇蛆,蝇蛆活体可以喂鸡、喂鱼和黄鳝等,蝇蛆粉可以喂鱼和喂猪等,短短几年就拥有了100多万元的资产。    曾德华敏锐地感到这就是他苦苦寻找的养殖业突破口。于是他马上给那家报社总编又是写挂号信,又是打电话,还给中央电视台第7频道写信,三管齐下,一是想求证,二是想了解行情。    这还不够,担心报道的与事实有出入,曾老板又于2005年10月和11月先后2次北上,手里拿着有那篇报道的报纸,坐火车来到千里之外的河北省馆陶县西留庄村靳任任的公司里,实地考察。回家后他给老婆一一描述,经两口子反复论证,认为这样的好项目值得搞。    得到爱人的扶持,曾德华于2005年12月第3次北上,扎扎实实学了一个多星期,把“家蝇”种苗购回,砌一栋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养蛆场,红红火火地搞起了生态养鱼。    蝇蛆繁殖快,4天就是一个周期,每个蝇笼中配备1个饲料盆和1个饮水器,一个笼可养成蝇1万只,每天只需要50克奶粉和红糖,而1万只苍蝇每天能产出1千克(kg)的蝇蛆,能够喂10多只鸡。“你看,那是我用蝇蛆饲料喂养的鸡,才1个多月,差不多有0.5千克(kg)重了。这种鸡不易生病,而且生长比普通养殖的快一倍以上。”曾德华指着他圈养的鸡给我们说。    自从恋上蝇蛆养殖,曾德华意迷上了生态养鱼的一系列开发。与此同时,他又从一家黄粉虫养殖公司引进黄粉虫生产技术,黄粉虫的饲料主要为麦麸、蔗渣、青菜、瓜果皮和农作物茎叶等,也是一些农业生产上的废弃物,而黄粉虫则是喂家禽的上等高蛋白质饲料。    2006年初,曾德华又引进了“太平一号”蚯蚓。黄粉虫养家禽,禽畜粪养蝇蛆,蛆渣养蚯蚓,蚯蚓粪渣又是沼气的原料,通过发酵产生能源,而沼渣又是种植牧草、蔬菜和水稻的优质有机肥,而牧草、菜叶又是黄粉虫的优质铒料。    曾德华生态种养模式已基本形成。他采用这种生态养殖模式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效益在原来的基础上可翻两番,可实现年种养利润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