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料管理 > 正文

一个牡蛎卖三次

山东省荣成市崂山街道海上养殖场2008年11月25日

在山东省荣成市崂山街道的这片海湾里,漂浮着数以万计的球形浮子,这些浮子底下吊养的全都是同一样东西——牡蛎。闫荣金是这个一万亩海上养殖场的主人,每次出海察看牡蛎生长情况,他都能一饱口福。

闫荣金:看看,非常好的。

记者:直接捞上来就能吃了?

闫荣金:是的。

记者:你这样吃不会腥吗?

闫荣金:没有,感觉是非常鲜嫩的。鲜的牡蛎不会有腥的感觉。

记者:我看你挺上瘾。

闫荣金:对,吃这些是少的呢。

记者:吃这些还少?

闫荣金:对,我们一般一次可以吃一打,12个。

牡蛎是自家养的,自然可以吃得过瘾。而野生牡蛎生活在海中的礁石上,以海里的浮游藻类为食,生长周期在半年到一年。闫荣金吊养牡蛎,四五个月就能长成。

闫荣金:现在这个牡蛎,从投苗到现在是四个月的时间了,长势是非常好的,到了八厘米。

记者:很多都是长在一起的。

闫荣金:牡蛎就是这个习性,它都是群聚的,就是四五个、五六个在一起生长的。这两个漂子之间就能有六到八串,一绳一般是10千克(kg)左右。

记者:那这10千克(kg)能出多少肉?

闫荣金:一般就是两千克(kg)多吧。

牡蛎被采收后,要在两个小时内加工成牡蛎肉。七十多个女工一刻不停地开牡蛎,牡蛎肉一吨可以卖到一万八至两万元,自然是大家眼里的宝,可记者发现,工人们对牡蛎壳也格外上心,有人挑选还有人专门负责回收。

记者:牡蛎开了以后,怎么还要把壳扔到这里面?

女工:好卖钱。

记者:哪个好卖钱?

女工:上壳。这就是上壳。

记者:长在上面的就叫上壳。

女工:对。

记者:大家都不能扔是吧?

女工:上壳下壳都不能扔,肉更不能扔。

记者:肉那肯定不能扔。上壳做什么用你知道吗?

男工:不知道。

记者:你就负责给他收是吗?

男工:我就负责给他收。

牡蛎的上壳卖到哪做什么用,大家不知道,可这些贝壳不能扔人人心里都清楚。闫荣金在海上养了一万亩的牡蛎,一年下来光牡蛎壳就能卖到一百万,可是就在4年前,大规模养殖生产出来的牡蛎壳却让闫荣金每天都很头疼。

山东省荣成市盛产海产品,这里有很多加工海产品出口的食品厂,而闫荣金就给其中最大的一家食品集团供应牡蛎。

万毅食品厂负责人:在咱们这里是最大的。

记者:跟他合作有什么好处?

万毅食品厂负责人:跟他合作的话,信誉好,质量好,供货及时。

成串的牡蛎被打捞上来,冲刷、开壳再清洗打包,一吨牡蛎肉就可以卖到两万元。每年,闫荣金都要提供7000多吨的牡蛎肉。有了这样稳定的销路,闫荣金放开胆子,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到了2006年,他的海上养殖面积达到了近万亩。此时的闫荣金,心里正谋划着自己的牡蛎王国,养殖场的牡蛎粗加工流水线也是越转越快。

2006年10月的一天,有人来到养殖场,闫荣金正要像往常一样接待,可发现来的人竟是一脸的怒气。这个找上门来的人是附近的蛤蜊收购商董俊明,他不是来谈生意,而是来向闫荣金讨说法的。

董俊明蛤蜊收购商:有工厂就会有影响,影响蛤蜊都死了。

闫荣金只顾着养牡蛎、卖牡蛎,根本没有想到大规模养殖加工生产出来的牡蛎壳,竟成了临近养殖户的灾难。

闫荣金:正常的话我们一年要出一万多吨,加工完了以后都把它推到海边,等到潮来潮往的时候把它带走。

大量废壳堆放在浅滩上,一部分被潮汐带走,剩下的就盖住了滩涂的表面,造成滩涂底下蛤蜊缺氧而死。虽是无心的举动,但却给别人造成损失,闫荣金好话说尽,还赔了十万元钱。卖牡卖蛎肉赚钱,却要因为牡蛎壳赔别给人钱。一天天增高的牡蛎壳堆就像是压在闫荣金心上的一座山。

闫荣金:很烦恼啊,被人找心里多不高兴啊,你还要说好话,还要赔钱给别人,那心里当然是不好受的了。

2007年9月,山东省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培训,闫荣金作为当地海产品养殖代表也被推荐参加。可牡蛎壳惹出的事儿还没能彻底解决,闫荣金心里不大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