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职业农民念出别样致富经
智能化育秧工厂每天“生产”10000盘秧苗;1200亩稻田,高速插秧机三五天便可完工;水稻使用养猪场的有机肥料,还“加餐”纳米硒营养餐剂;田间装有捕虫灯,害虫成了土鸡的美食,农药用量减少了;收获时节,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现代化机械齐上阵;富硒大米一斤卖到10块钱,米糠还能喂猪仔。 这幅激动人心的现代农业生产图景,不是在欧美,而是在太仓的合作农场。“农场人均种地60亩、人均纯收入3.5万元,灌溉用水和农药化肥分别节约50%、10%,亩产水稻烘干量1100斤,经济效益增长30%以上……”城厢镇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报出的一组数字,彻底颠覆了记者头脑中江南农家“小打小闹”的旧有观念。 毋庸置疑,在全省上下大力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太仓的探索和成果着实让人兴奋。省委书记罗志军今年3月底在太仓东林村考察时指出,合作农场通过减少农民来致富农民,农业生产上去了,村庄环境改善了,整个社会进步程度与现代化指标大大接近了。 “怎么会想到搞合作农场?”记者很好奇。 “其实开始也是"逼上梁山"。”苏齐芳笑言。 东林村紧邻金仓湖,随着金仓湖生态公园的开发,村民住进了公寓别墅,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下转A7版 上接A1版 人搬走了,宅基地复耕后又“生”出来不少土地,这些地谁来种? 不只是东林村。最近几年,太仓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农户集中居住后远离农田,耕作不便。再加上种地收入低、活儿累,年轻人也看不上。 “这几年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老化、弱化、兼业化现象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太仓市委农办主任邹家祥说,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身份,这可能是工业化、城市化给太仓农民带来的最大“福利”。 2010年6月,东林村、东林劳务合作社、东林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发起组建“东林村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领取了执照,太仓第一个合作农场就此诞生。 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其奥秘就是六个字:大承包、小包干。大承包是聘请村里的种田能手任分场场长,种子、肥药、机械、灌溉统一由村集体提供;小包干即场长包干管理费用,对“职业农民”按月考核打分发工资。 站在东林合作农场的地头,只见标准化农田成垄连片,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农场主”、村委会主任张耀忠自豪地说,这1200亩地从175户农户手中流转过来,原先每户两个劳动力耕作,需要350个人,现在20个人就把活全包了,农忙时加上季节工也不过50人。“去年农场纯收益250万元,分场场长和固定工的收入分别有7万和3万多元,每个村民还享受200元的二次分红。” 地还是那些地,农民还是原来的农民,为何合作农场效果就截然两样? “"以工补农",由村里购买现代化农机设备,实现从育秧、机耕到收割、包装的一条龙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本。”苏齐芳介绍,同时实行“成本核算、绩效挂钩”,核定产量、成本,根据效益定报酬、定奖赔。“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产量高低和收入直接挂钩,大家干活卖力,效益怎能不好?” 其后,太仓市政府出台专项文件,推出引导兴办合作农场、加大财政信贷扶持力度、依法减免税收等5条政策措施。很快,以东林村为起点,合作农场被迅速复制。截至2011年底,全市已组建合作农场95家,经营土地面积12万亩,经营规模进一步提高,最大的面积超过了4400亩。 通过两年探索,太仓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培育职业农民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如今,合作农场已经成为该市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富民强村的助推器。 对太仓的创新之举,国家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朱守银给予高度评价:合作农场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流转,有利于推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是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样板。 本报记者 高坡 潘朝晖 作者:高坡 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