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养殖促增收 山峡移民走上致富路
目前,重庆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搬迁安置顺利收官,转入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家,克服困难,再次创业,逐步走上致富路,涌现出许多自立自强的典型人物。 位于忠县忠州镇复旦村三社的山岭,眼前的果园绿郁葱葱,脐橙、枇杷树下鸡鸭成群,蔬菜地旁边猪场里猪仔撒着欢。农场主人说: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原住淹没区、忠县顺溪场的刘和乾,带头搬迁,重新创业。他说:“我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一个人只要有毅力,只要肯干,就能改变环境,就能创出一片新天地”。 刘和乾外出学习种养殖技术,四处找人借钱,向银行贷款,承包了这片500亩荒山,招收当地40多个移民,没日没夜地忙活。滴滴汗水洒下去,棵棵果树绿起来。立体、生态农庄一天天像样、成规模。眼下农场年收入已达数百万元,吸收移民就业近百人,他们的月收入超过1000元。刘和乾成了当地有名的移民致富带头人。他说:“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党的好政策,有了移民好政策,才成就了我的今天”。 如今,“半城山水满城橘”已成为忠县的生动写照。柑橘种植、加工、销售形成产业链,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受益移民上万人。 三峡工程成败在移民。近些年来,重庆市政府加大扶持发展库区特色农业、加工工业、旅游经济,累计培训移民、实现就业44万人,去年重庆库区经济总量比移民搬迁前扩大了4倍多,城乡移民人均收入分别为8231、4998元,比上年增长一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