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53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江苏盱眙:小龙虾产业扶贫补短板圆群众致富梦

发布:2024-09-21 17:19:0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41 手机版
江苏盱眙:小龙虾产业扶贫补短板圆群众致富梦(2)

“投入少,技术简单,效益高,小龙虾成了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王天华告诉记者,近年来,黄花塘镇芦沟村已经流转出近6000亩地,用于虾稻共生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集种植、垂钓、餐饮、观光、农事体验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产业园,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这是黄花塘镇实施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因考虑到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增收致富还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大农业”的现状,黄花塘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态龙虾、健康畜禽等特色农业。目前,该镇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建设3万亩绿色稻米基地、2万亩稻虾共生基地,引进投资5亿元汉世伟循环农业等一批项目。省农科院结对帮扶五星村和小河农业项目,编制全镇产业扶贫规划,成立黄花塘博士工作服务站,规划建设黄花塘产学研基地,助推绿色产业发展。省扶贫办、财政厅投入2000万元帮助兴建黄花塘镇养殖小区,为村集体和低收入户每年增收200万元。省发改委帮助落实千亿斤良田项目1万亩;投入300万元帮助太粮米业落实技改资金。

整村脱贫赢民心

“砂石路变成沥青路,路面又变宽了,这多亏了各级部门的帮扶,感谢这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单位!”黄花塘镇耿公村的村民丁晓云说起现在的生活环境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耿公村离镇上5公里,交通不便,毗邻岗村居委会,以前没有像样的路,两个村之间的往来因此受阻。“坑坑洼洼的砂石路,遇上下雨天,道路积水,走路都成问题,我们到镇上办点事要走大半天,别提致富奔小康了。”说起过去,村民陈春武满脸无奈。

几年前,温氏集团在黄花塘镇建设了种鸭场,效益很好,想扩大养殖规模,再建一个蛋鸡场,但看着又窄又破的路面,企业负责人犹豫了起来:“车子开不进去,材料拉不进去,运费成本也高,鸡养大了也不好卖”。如今,再次走进温氏企业,蛋鸡场正在有序运营,年产商品蛋1.8万吨,年产值可达3亿元,可提供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就业岗位120个。

这一切的变化,归结于省扶贫办、交通厅投入2400万元,县政府支持配套经费3000多万元建设的黄高路。它的建成通车,为沿途耿公、五星等6个村的村民出行和汉世伟、温氏等企业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该镇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省直部门的对口帮扶下,实现了由“默默无闻”到“广泛关注”的可喜变化,老区发展得到省市两级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使全镇上下更加坚定了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实干争先的斗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典范雏形已然显现。(丁文)

(责编:张鑫、唐璐璐)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