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富故事 > 正文

农村养殖网创业致富经典故事人物:黄勤生

一个一个细节让张新建对黄勤生非常佩服,黄勤生见机行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若张新建的公司能先打500万到他的账上,他愿每吨降价100元。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黄勤生

十天以后,黄勤生如愿以偿,一笔500万的现金真的打到了他的账上。

张新建:500万不算一个小数了。我们当时企业正好在研发新产品,当时一种出口产品,对原料的要求非常高,当时看到黄总短绒这个质量,比较了很多家,这个质量完全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有了这关键的500万,黄勤生开足马力,棉籽加工成棉籽蛋白和棉籽油,副产品棉短绒也能卖出好价钱。2006年黄勤生足足赚了八百多万元。

有了这八百万元的基础,黄勤生又导演了几部好戏。2008年因为经济危机,棉籽收购价格从9月份每斤1.5元一直跌到了11月份的每斤0.72元。正当很多加工企业都在翘首观望时,黄勤生却悄悄开始大量采购原料。

黄勤生:棉籽是我们公司唯一的原料,谁掌控了原料谁就占有主动权。2008年底我们判断到价格到了低位,虽然带着一部分赌的成分,做任何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60%的胜算你有可以去做,如果有90%的把握你就可以大胆去做。

同行 王伟:棉籽价格最高1.5元一直划到0.72元,我们当时还想着价格还下来。我在厂没有收购。到了第二年2009年的1月,果然如黄勤生所料,棉籽变得非常紧俏,价格一路飙升到1.4元钱。而此时黄勤生已经花4500万存了3万多吨棉籽。可是谁都不相信,棉籽这么紧俏他怎么会有这么多,他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场地,再说他哪来那么多钱呢?

同行 王伟:黄总说他存了3万吨,首先我不相信,其他人他说出来以后也不相信。

黄勤生:我跟他说的时候,他不相信,到了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当地收不到棉籽,我说往回拉,让他看看。

黄勤生像变戏法一样,真的从外地调运过来1.5万吨棉籽。那么,这么多价值几千万的棉籽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山东东瀛的一家非常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老板叫邢希文。这就是黄勤生存棉籽的地方。原来,黄勤生不但用了他们的场地,而且还用了他们的钱给自己收购棉籽。

邢希文:我们不想冒风险,我们有资金但想赚稳当的钱。

邢希文给记者看了当时他们签订的合同,当时资金雄厚的邢希文为了稳当的赚钱,收了黄勤生140万的租金和管理费,然后出资2000多万给黄勤生收棉籽。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黄勤生

邢希文:投资额的千分之6.3每月,支付我这一块的利润,装卸费、人工费也是黄总负责。

记者:对你来说这笔钱放在银行,不如跟他合作。

邢希文:肯定要划算得多。

就这样,黄勤生是干了一件四两拨千斤的事,他一共低价收购了3万多吨棉籽,此后的10个月,每月纯利都超过200万。

财务:张冬玲:每个月都200多万,我跟黄总说我们这样挣钱还了得。

然而,当整个企业的员工都沉浸在喜悦中时,黄勤生却感觉心中发毛了。

黄勤生:我说咱这是赶上了,碰上了,存上籽,结果上涨了咱们赚钱,如果存的价格下跌了,出现赔钱。对那种运行方式产生困惑和不安全感。

接下来黄勤生隐隐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黄勤生

这是记者在高青县采访时看到的令人心痛的一幕,2009年以后,高青县7家棉籽加工企业相继倒闭,如今只剩下了黄勤生一家,而他能够存活下来也是死里逃生。

黄勤生花10万元买了个点子,又抓住商机,用客户的钱赚到了两千多万元,奠定了自己的基础。可到了2010年,棉花产业遇到市场危机,价格直直的往上涨,又重重的往下跌,记者调查时发现,在那场行业危机中,黄勤生抓住了一个人们忽略的细节,成功突围,2012年销售额创纪录的达到了7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