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62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在西双版纳养野猪

发布:2024-09-22 09:18: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40 手机版
在西双版纳养野猪

2009年3月19号上午,记者刚刚来到野猪农庄,就看见龚最荣带着一群人急急忙忙往山上赶。

龚最荣:“你往那边走,我们谁找到了谁就叫。”

原来,农庄里有一头怀孕的野猪失踪了,龚最荣要把它给找回来。

龚最荣:“到那边去看一下。”

其实,几天前,这头野猪就有些焦躁不安,这通常是要分娩的征兆。它很可能是在夜里跑来后山,要做窝下仔。龚最荣正是凭着这条线索寻找野猪。

龚最荣:“在光秃的地方,它肯定不会下崽,肯定是要有草,或者是有树木的地方它才会下崽。”

为了早点找到野猪,大家兵分两路行动。一个上午过去了,山的另一面终于传来呼声。

工人:“找到了,在下边。”

龚最荣:“在哪边?”

工人:“在下边。”

当龚最荣闻声赶到时,饲养员已经把野猪的窝扒开一个小口子。这个时候,野猪的脾气已经非常暴躁。

龚最荣妻子:“小心啊,小心啊。你别把它惹毛了。”

可是很快,大家就发现,母猪已经在窝里产下幼崽,看到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龚最荣:“我们要人多,我们把母猪引开,一个一个把它的猪仔拿出来。”

记者:“这个是它生的猪崽吗?”

龚最荣:“嗯,嗯。”

龚最荣妻子:“你那里有几个猪崽?”

龚最荣:“这里有四个。”

拿到猪仔以后,饲养员带着它们在前面走,母猪听见猪仔的叫声,才会跟着回家。

记者:“刚才找到多少头小猪?”

龚最荣:“五头”

记者:“像这种情况多吗?”

龚最荣:“一个月反正五六次。”

记者:“每次都能找到五六头?”

龚最荣:“这个不定,看它能下多少,最多的可以下十多头的也有。”

产仔的母猪一般不会跑远,只会在农庄的后山上活动,为保留野猪的野性,龚最荣就没有严加看管。而就是这些野猪,给龚最荣带来了一年500万的财富。

龚最荣的农庄在西双版纳州的勐养镇,占地面积100多亩,来农庄的有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游客。在2005年建立之初,他只想把这里做成一个农家乐,而要拿什么当特色菜,却一直没有想好。一天,林业局的朋友来农庄和他聊天,几句提醒,让他看准了野猪这个市场。

西双版纳州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志勇:“以前我们这些老百姓是可以打猎的,传统就有吃野猪的习俗。我们实行天保工程之后,全州禁猎。现在他们也知道不能打了,然后也吃不到这些东西了。所以的话,这就是一个市场需求。”

经过考察,龚最荣了解到,纯种野猪肉有土味膻味重的缺点,通过与普通家猪杂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龚最荣选择了用西双版纳的特有品种——版纳小耳猪与野猪杂交。一来是因为这种猪肉质细嫩,在当地很受欢迎。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借版纳的特有品种让自己的野猪具有版纳特色。

龚最荣:“西双版纳实际上在全国来说,知名度是挺高的。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我们肯定要利用了。”

龚最荣心想,本来家养野猪就是个新鲜玩意儿,再加上版纳的特色,肯定会大受欢迎。可谁知,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很快泻了气。

2005年底,龚最荣的几十头杂交野猪都长到了50来千克(kg),在他看来,这个时候的野猪肉是口味最好的,可以出栏了,他把价格订为45元/千克(kg)。为避免客人认为他拿普通家猪肉滥竽充数,他规定野猪只能现场屠宰,客人要整只买,如果当天在农庄吃不完,也能把肉带走。

2005年11月,余永华听说这里有野猪吃,便和几位朋友来到农庄。龚最荣没想到这么快野猪肉就开了张,于是宰了一头他认为肉质最好的猪。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余永华:“他就杀了一头,将近50千克(kg),我们拿去现烤。”

杀好猪,客人们很兴奋,立马把肉架到火上烧烤,可是没过多久,大家的脸色就变了。余永华终于忍不住,叫来了龚最荣。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余永华:“我们气的,当时说这个肉怎么能吃,一点儿不像野猪肉。”

龚最荣:“当时客人感觉我们在骗他,说你这个根本不是野猪。”

让客人觉得受骗上当的,原来是这头野猪身上的肥肉。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顾客余永华:“油太多了,油多滴到火炭上,都冒起灰了。”

最后,50千克(kg)的野猪烤出来只剩十几千克(kg)瘦肉,还花了2000多元钱,客人吃完生气地走了。这个时候,龚最荣心理开始担忧起来。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