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新闻网博乐7月19日专稿 题:致富路上的“领头雁”——记农五师八十一团特色养殖大户张华伍 作者 李小洲施国刚 他,军垦第二代;他,其貌不扬;他,开过车、放过羊;他;目前已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一团有名的特色养殖大户,拥有几十万元的资产;他就是农五师八十一团特色养殖状元——张华伍。 今年34岁的张华伍,依靠特色养殖、科技养殖,经营的野猪养殖场在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里,从2007年的8头基础野母猪发展到如今的20余头基础野母猪,年出栏商品猪上百头,年纯收入达10余万元人民币以上。 依靠特色,勤劳致富来创业 2007年的冬天,张华伍听说有一个农户用铁丝圈套住了一只小野猪,他出于好奇心,跑去看了一下,也就是这次好奇,让他走上了养野猪的道路。他来到这个农户家里,看到一只满身条纹的小野猪,这只小野猪后腿已经被铁丝圈套的红肿并且开始感染起来,出于对动物的爱心与怜惜,他请求农户把小野猪送给了自己。 这只小野猪在张华伍的精心调理下,很快恢复了健康,但是那只受伤的后腿却落下了残疾。也就是这只小野猪,让张华伍对养野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在网上查找相关养殖野猪的资料,得知野猪即是野公猪与家母猪进行杂交的后代。市场野猪肉零售价每千克(kg)达五六十元,其肉质鲜美又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他立即在当地进行了一番市场考察,考察结果让他喜出往外,原来在当地养野猪的人很少,市场前景非常好。于是,他说干就干,先在自治区林业局申办了非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及经营利用许可证。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全部资金十余万元和从朋友那儿借来的十万元钱建起了八十一团第一个野猪养殖场,开始了他的野猪养殖生涯。 2008年是他创业最艰难的一年,由于地区差异性,野猪没有固定的养殖模式,全靠自己边摸索边总结实践经验,这让他走了不少的弯路。 2008年初春的4月,他家在期盼与欣喜中迎来了第一窝杂交小野猪,共有六只,非常活波可爱,它们满身花色条纹,已具有野猪的体貌特征,引来许多的参观者,也就是这些小野猪让张华伍一家又是惊喜又是忧。 小野猪在出生的前十天非常正常,生长也很快,但过了十天后却突然变得难以管理,它们先后出现拉黄、白稀粪便,这可着急坏了张华伍,请来了兽医,得知这拉的是黄、白痢,打两针就好了,可是两针过后并没有好转,他经过反复思索,突然想到野猪长期在野外觅食生活,食物能量很低,尽管小野猪是杂交后代,但它们还保留着一些纯野猪的习性,是不是我们喂食的饲料能量过高,才致拉稀不止。于是,他先降低了母猪的饲料能量,加上20%苜蓿草,又在小野猪的补料里减少了玉米的含量,增加了蛋白质和乳酸的含量,经他一番改进饲料配方,小野猪的病情果真得到了好转,又经过15天的精心调理,小野猪们又恢复了以前的活泼与可爱。 年底,他的商品野猪以市场价每千克(kg)50元的价钱被订购一空,小俩口一算账,这一年,除备留10头母猪外,还有5万元的净收入。付出与收获更坚定了张华伍选择养野猪的信心。 2009年,不甘于现状的他又想再扩大特色养殖规模,并想向绿色生态养殖方向发展,可当时欠缺一些资金。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正当他为资金发愁时,农五师团委出台了为鼓励青年自主创业,可申办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华伍喜出望外,立即向农五师团委团委申报了2万元的贷款,期限为1年,很快这笔贷款就给他派上了用场:2009年,他利用自家庭院位置大(至今他仍在连队平房居住),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对猪场圈舍进行了扩建和改修,重铺地坪,在大门口修建了消毒池,对猪舍的供水系统进行更换改造后,圈舍和养猪设备更先进了,一方面有利于环境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降低工资消耗。将旧式臭味的传统猪厂厂房改建成了无臭无味的绿色生态养殖场。 如今他今年待出栏的商品野猪早已预订一空,他还欣喜的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预计今年纯收入可以超过15万元。 为降低饲养成本,他从饲料上入手,坚持使用全价配合饲料,采取科学配方,给母猪加喂苜蓿草粉,并尝试使用EM菌剂和强的纳米863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仔猪不但生长速度快,而且死亡率低,饲料报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