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69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李秀萍:科学养殖趟富路

发布:2024-11-08 14:14: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6 手机版
李秀萍:科学养殖趟富路
 ——记甘州区上秦镇李家湾村养殖能人李秀萍

今年是甘州区上秦镇李家湾村的李秀萍搞养殖的第17个年头。她善于学习科学养殖技术,养殖业年收入达10余万元,是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

1991年经人介绍,李秀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当时他家很穷,婆婆半身不遂,公公年老体弱多病,许多亲朋好友不赞成这门亲事,李秀萍却说:“只要他人好。”婚后,公婆没给她置办什么家具,却留给她几千元的债务。她开始留心看报纸,看到一个养猪致富的典型,心里豁然开朗,我为什么就不能走养猪致富的路呢?何况当姑娘时就在猪场干过,多少懂得一些养猪技术。

1993年,李秀萍和丈夫东借西凑5000元,建起了猪舍,购进2口母猪、10口小猪喂养。每天拌猪食、清理圈舍,十分辛苦。特别是在母猪产仔时,夫妻干脆卷起铺盖,守在圈舍里,常常三四个昼夜轮换着休息,直到母猪顺利产仔,才能松口气。养猪是细致活儿,从配料、防疫到产仔,每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技术是关键。过去在猪场她只是个饲养员,拿现成的饲料机械地喂养;自己干,一切都得从头学。“首先要摸透猪的习性,对比着书本学技术快一些。”她借来书籍,白天忙里偷闲地学,晚上和丈夫挑灯夜读。书本翻了一摞又一摞,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打听到哪儿猪养得好,不管路多远,都要亲自去看、去取经。经过刻苦钻研,她终于掌握了一套科学的养殖方法,成为养猪的行家里手。她打破传统的喂养方法,按照猪的饲料营养构成标准,将收购的玉米、油脂、豆粕、次粉通过合理搭配、搅拌、粉碎,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营养,养出的猪膘肥体壮、毛色好、品质好。她自学消毒技术,定期消毒圈舍,保证仔猪健康成长。当年,母猪产下的21口猪仔,让他们喜不自禁;出栏的30口生猪,收入近8000元。到2001年,她家扩大了猪场规模,猪年存栏量达到了800口。其时,镇上号召养牛,李秀萍拿出养猪赚来的钱,投资新建了1800平方米的养殖场,新增养牛60多头,养殖业上了“双保险”。不久又增添了羊。此后,她根据猪、牛、羊的价格走势,相应调整猪、牛、羊的养殖比例。现在一门心思养起了利润高的牛,规模最多时达到了500头,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春节前一次性出售肉牛300多头。

开始办养殖场时,没有资金,是村委会和邻里乡亲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200、500、1000……深深感动着她:“如果有一天我富了,一定不忘记大家。”果然没有食言。镇妇联开展了“一帮一扶贫”的“科技致富工程”,李秀萍第一个响应,将本村家境贫困的妇女王秀琴结成姊妹对,为她选购了10口仔猪,手把手地教。现在王秀琴已成为了养猪能手。其他农户有技术难题向她请教,她都毫不保留。现在李家湾村养殖户发展到了206多户,成了主导产业之一。2007年,李秀萍被评为甘州区劳动模范,2008年,又被评为镇科技示范户。(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