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9月25日电(记者王进业)七八级大风把南沙海域搅得波翻浪涌;船入美济礁,立时风轻波柔,蓝色、浅灰、深灰相间的海面如诗如画。
“美济礁可是养殖的一块宝地。全中国最好的渔场肯定是我的渔场!”水产专家、渔场“总指挥”林载亮自豪地说。
美济礁是南沙群岛一个椭圆形珊瑚环礁,泻湖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有“南海明珠”之称。资料显示,中国渔民1000多年前就发现了美济礁这片神奇的平静海域。
林载亮是最早提出在美济礁开展水产养殖的国内专家。这位海南省水产局原副局长今年虽已77岁高龄,但不管上船下船,依然身手利索。
玻璃钢小渔船在海面上欢快地跳跃着。9月22日,记者踏上浮在海面上粗粗的胶皮管,但见十几组圆形网箱里,石斑鱼、龙胆鱼等悠悠地游动着,银色、咖啡色鳞片闪着亮光。
林载亮指着网箱介绍说,鱼苗是在海南岛育好后运来的。由于美济礁水质没有污染、养料丰富,这些名贵鱼长得又快又好。军曹鱼生长速度比近岸养殖快两至三倍。龙胆鱼5年可长到50多千克(kg),一条就能卖6000多元。香港的老板主动联系收购。去年以来,军曹、石斑鱼等已销售20多吨,收入360多万元。
返回途中,一船员指着远处礁盘上的一个白点说:“看,那是死难船员纪念碑!”为了在南沙养殖,海南渔民曾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海南临高县渔民张东海心中永远的痛。
站在船上,张东海向记者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张东海1978年高中毕业后就在南海摸爬滚打,收入不菲。200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启动美济礁养殖研究,并试养成功。在林载亮的鼓动下,2007年,张东海在美济礁一举投资上千万元,成为民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曾想,当年12月底,风力12级、最大风速16级的“海贝斯”无情地卷走了他的全部投资。看管鱼排的9名渔民不幸遇难,包括张东海的姐夫、林载亮的侄子。张东海把房产、汽车等变卖了近200万元,补偿给9个遇难渔民家庭。
“那台风毕竟是百年一遇。就这样罢手也对不起死难的兄弟!”2008年10月,在有关方面和好心人的支持下,张东海带领43名渔民,包括他的儿子、弟弟和妹夫,再下美济礁,在同一片海面上,又建起一方方能抗9级风暴的网箱。2007年11月21日,在美济礁礁盘上,张东海亲手立起高1.6米、宽0.6米的花岗岩“中国南沙美济礁养殖遇难者纪念碑”。
几年下来,张东海网箱养殖面积已达300多公顷。他认为规模还是太小。去年,他与林载亮、孟祥君成立公司,养殖面积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
“七七老汉闯南沙,为国为民尽余生。”林载亮席间抒怀,壮心不已。他说,今后要快速扩大养殖面积,同时下力气打造就地育苗、多品种养殖、高端食品加工、海洋制药、酒店等产业链条,争取年产值达到几十个亿。
张东海呼吁,渔业风险大,银行应加强对远洋渔业的贷款扶持。
下一篇
“奶牛大王”韩良玉的循环养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