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天保工程十余年后显成效 楚雄南华松茸种植“致

松茸生长需要搭上木板小路为其“护长”,木板下便是松茸。摄影:陈夏芸

人民网楚雄4月26日电 (记者陈夏芸)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云南省16个州市中的13个州市、69个县、17个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如今,十余年过去了,云南天保工程究竟进展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何可借鉴的经验?

概况:

云南天保工程区总面积3.5亿亩,其中林业用地2.4亿亩,占工程区总面积的69%。一期工程于2010年底结束,从2011年开始实施第二期建设。

成效显著

工程一期,云南省实际落实森林管护面积18965万亩,累计营造公益林3764万亩,完成工程规划公益林建设任务2677万亩的140%;累计调减商品材3394万立方米;森工企业职工由3.9万人,降低到1.2万人,减少69%,工程区5万多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了养老保险统筹;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四项”保险全面解决,工程区林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基本落实。

工程期间,云南森林资源显著增加,天保工程区原有林地面积由1.68亿亩升到1.83亿亩、净增1502万亩,森林蓄积量由8.89亿立方米增加到11.08亿立方米、净增2亿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9.25%增加到64.69%、增加了5.44个百分点;工程实施以来,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1630万吨,每年减少进入河流的泥沙量980万上吨。

此外,云南省各地聘用农民护林员2万多名,每年支付管护劳务费1亿多元,累计使用林区剩余劳动力4000多万人次参加人工造林、人工模拟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建设,林农增加了近10亿元劳务收入。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资源实现了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局部持续恶化向整体逐步好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