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料管理 > 正文

农牧科技工作者:"牦牛之母"28年的坚守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主导畜种,是藏民族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但牦牛科学研究滞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产业发展缓慢,是多年以来一直困扰当地农牧民的一大难题。为推动牦牛产区科学养畜、牧民群众的致富和发展,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阎萍,在青藏高原足足坚守了28个年头,这期间,她始终坚持牦牛科研,从牦牛育种、养殖、技术推广到细胞工程、分子育种,围绕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改善藏族群众生活条件展开工作。在青海的大通牛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她,尊敬地称她为“牦牛之母”。

为提升牦牛生产性能,促进藏区经济发展、提升牧民生活水平。阎萍的足迹遍布大藏区的牦牛饲养区,从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青海高寒区到西藏那曲牦牛合作社;从川西北若尔盖草原到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等牦牛生产区。过去交通不发达,骑马和步行是常有的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为了测绘有关牦牛的一组数据,阎萍常常跟着老师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

提到牧区的百姓,阎萍的感受是“很多人都认识我,去藏区就像走亲戚”。别人看着她辛苦,她自己却早已习惯。当科研随行人员赞叹藏区环境的优美时,她同时提醒:“你还没看到风雪交加的时候,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是残酷的!”目前,阎萍负责的研究团队共12人,其中10人是博士,平均年龄不到40岁。她所在的甘肃省牦牛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特色重点学科。

谈及自己的工作,阎萍最大的感悟就是坚持。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坚持从未中断,家人足够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她十足的动力和底气。上世纪90年代末,她也曾有过困惑:“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其他人都有成绩,而自己工作十几年都‘一事无成’,有时也很懊悔。”2000年的时候,周围的人陆陆续续地离开,“孔雀东南飞”的有,调离工作的也有,面对这种情况,阎萍说:“这事有得有失,他们生活、环境上会有提高,而我可能工作上收获会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