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9月28日讯(通讯员:杨峰秦峰)徐晓玲,兖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山东省十大农民女状元、济宁市巾帼十杰。先后当选为兖州市党代表、济宁市人大代表。2009年10月,荣获全国十强农产品经纪人称号,公司被中国家禽协会评为"中国十大鸭王"。支撑着这一大串荣誉的,是徐晓玲十余年的艰苦创业和对社会、对农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她用一名知识女性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自己的创业传奇。
1991年,徐晓玲毕业于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被分配到兖州市嘉隆实业有限公司工作,由于她勤劳吃苦、工作踏实、业务精通,一路从饲料添加剂厂长、质检科科长坐到了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年仅24岁的她是当地同行业内最年轻的干部,公司给她配备了车子和房子,这一切都令周围人羡慕不已。可以这么说,如果她一直留在公司,前途应该是非常光明的。
1997年,不顾公司领导挽留和同事劝说的她,为了帮助农户开辟一条畜牧养殖增收的致富之路,毅然租赁了已经停产的一家饲料厂,成立了兖州百灵饲料厂,走上了创业之路。到1999年底,她完成了前期600万的资金积累。在这期间,她一直倾其所学,竭尽所能地帮助、带动周围的人们,为农户提供猪、鸡、鱼、鸭等科技饲料,并提供辅助养殖及疾病防疫等技术,多次举办农村妇女养殖技术培训班,帮她们解决技术难题,从而走上致之富路。1999年,肉鸡和肉猪行业行情下滑,养殖业大幅度亏损,大大挫伤了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性。为寻找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给农村妇女姐妹们提供新的致富门路,她开发了集种鸭饲养、鸭苗孵化、饲料供应、肉鸭宰杀、熟食加工、出口创汇为一体的肉鸭企业。2001年7月,组建了兖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她多方借鉴全国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成功经验,探索走出了一条"公司+协会+信用社+农户"的发展路子,由公司担保农户贷款,信用社直接将农户贷款放到公司帐户封闭运行,贷款到期后由公司归还,既解决了农民养鸭的资金问题,又确保了信用社贷款无风险,回款有保障,形成了绿源公司独具特色的诚信经营发展模式。
农民搞养殖,一怕没资金,二怕没技术,三怕没销路,四怕市场价格风险,收入没保障。为此,她针对养鸭户出台了"一扶"、"双保"、"双补"、"五统一"的诚信经营政策。"一扶"就是公司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进行资金扶持;"双保"即保证苗鸭、饲料常年按固定的价格供应。"双补"就是多耗用的饲料采取价格补助,多死亡的鸭苗采取数量补助,解决养殖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五统一"即"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宰杀"。并且,公司加入了国际互联网、中华企业网,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还申请了四个国际通用域名,通过网络为更多的养殖户提供信息服务。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为解决农民饲养肉鸭怕风险、无技术的难题,她从山东农业大学、省畜牧兽医学校招聘了专业技术人才,开设了"一包三挂"技术服务热线,配备了技术服务专车,并聘请南京农业大学黄立川教授、北京农业大学郭玉璞教授为技术顾问,随时解决公司生产经营问题及农户饲养技术难题,定期为饲养户搞技术讲座。她组织成立了肉鸭养殖协会,协调解决养鸭中的有关问题。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农民养鸭真正做到了养殖有资金、技术有保障、销售有出路、市场无风险。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市场对食品质量标准的新要求,徐晓玲把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争创名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作为立业之本和兴业之道。她在公司推行标准化管理,实施了有机食品操作规范,进行了ISO9000认证,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为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她加大标准化实施力度,进一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建成了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年宰杀肉鸭6000万只的加工车间,采用不锈钢框架结构的分割车间,采用不锈钢加工设备的宰杀线,生产产品达到欧盟出口标准。
经过多年的顽强拼搏,徐晓玲创办的公司,目前已是鲁西南最大的肉鸭加工生产企业,占地2000余亩,拥有员工2000余人,总资产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4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年创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6000万余元。肉鸭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增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市"十大产业链"之一,该项目是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国家、山东省两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济宁市先进民营企业,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为山东省有机食品协会理事单位,山东省第一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肉鸭企业,国家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
上一篇
村里书室藏着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