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农兴村项目铺就鸭农致富路
“实施中国科协的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后,我们协会的会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有了质的提升。”6月30日,在龙山街道涧塘村,雉城镇种鸭养殖技术协会会长许吉成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介绍,该项目由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负责实施,每年挑选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优秀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个人,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去年该合作社获准实施该项目。 “项目实施后,我们推行‘协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协会连市场’的服务机制,解决了鸭农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瓶颈,为鸭农搭建了信息、技术、人才、品种、资金,销售等服务平台,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能力,降低了农户产供销成本,鸭农利益实现了最大化。”许吉成对记者说,去年,协会会员种蛋销售总产量达440万斤,总产值达3280万元,比项目实施前分别增加10%和15%;今年以来销售量达到300万斤,实现产值2300多万元。 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了“七统一”,为会员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统一种鸭品种,并与安徽、河北等地公司签订了长期代种合同;统一技术标准,制定养殖技术标准及提高种蛋质量的措施,各养殖户严格按标准饲养;统一产品质量,由验蛋员进行统一验货;统一销售价格,实行分级定价;统一产品销售,协会统一收购会员种蛋,协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外开展营销工作,开拓了种蛋销售渠道;统一防疫灭病,对养殖户的种鸭由协会进行统一免费防疫;统一注册商标,由协会注册了“涧塘牌”种蛋商标。 苦练内功,科技兴业。改良种鸭品种,协会引进存活率高、耗饲料省、次鸭少、产蛋率高等特点的种鸭,相比原先的品种,种蛋市场单价每斤提高了0.6元。加强种蛋质量管理。推广应用种蛋受精率等多项技术,通过优化公、母鸭配比,受精率提高15%。探索养殖新模式。通过实施“SM3父母代种鸭繁殖与养殖”、“樱桃谷种鸭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等多个项目,先进的养殖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和完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 “项目实施使生态养殖上了一个新台阶。”许吉成告诉记者,由于协会的正确引导,自项目实施以来,每位会员都建有污水净化池,严防污水外溢污染环境,并对养殖场所进行了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