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三农 > 正文

科学发展畜牧业促增收

  娘娘坝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农业工作全局,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夯实农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及农业增效”为目标,依托水草丰茂、天然牧场广阔,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得天独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以凯盛生态养殖和先野特种养殖场为主体的畜牧产业全面开花。

娘娘坝镇位于秦州区南部林缘山区,东接麦积区麦积镇,南邻徽县麻沿乡,西与本区平南镇、大门乡接壤,北与齐寿乡、麦积区甘泉镇毗邻,距天水市37公里,镇域面积513平方公里,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316国道和甘什战备路横贯全镇,交通较为便利,是天水市的“南大门”。全镇现辖28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129个村民小组,有5324户,26064人。富余劳动力7159人,耕地面积56988亩,退耕还林面积累计2.2万亩。荒山造林面积6.4万亩,个人私有林场面积1.2万亩,粮食单产233千克(kg),2008年人均纯收入2008元。镇按照“夯实农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及农业增效”和“做大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巩固提升传统后续产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了不断以加强粮食生产、林业生产、药材生产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牧业生产,带动其它产业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规模养殖进一步提升。按照地处山区,水草丰茂,天然牧场广阔,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得天独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以凯盛生态养殖和先野特种养殖场为主体的畜牧产业全面开花。全镇现有养殖大户8户即:凯盛生态养殖场、先野特种猪养殖合作社(存栏600余头)、舒家坝樊窑养驴场(存栏100头)、赵峡先野特种猪分场(存栏150头)、曹王养殖户曹太平猪场(存栏60余头)。娘娘坝村养猪专业户张玉明(存栏70余头)、范虎林(存栏40头)等。养牛小区1个,即庙川村,建牛棚100座,牛存栏372头。目前全镇牛存栏4800余头。驴、马、骡存栏2160头。猪存栏6720头。鸡存栏12000只。羊存栏1860只。

二是特种养殖初具规模。在南峪村积极引进“先野”特种生态猪,建设养殖场。2009年,继续扩建猪舍8排,使用面积在原来20亩的基础上扩大15亩。截止目前,饲养野猪682头,其中可繁母猪187头,后备母猪161头,公猪36头,育肥猪200头。该养殖场现有员工8人,其中高级饲养技师1人(沈阳总场委派)、高级接产员1人(沈阳总场委派)、饲养员3人、防疫员1人、管理人员2人。该场计划总投资2600万元,以“生态养殖、特种猪养殖、规模化养殖”为经营理念,走“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计划完成圈舍建设12排24列,总面积3600㎡,年产仔将达到7200—8000头。该养殖场的建成,将极大地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总投资100万元,占地15亩,年繁育野猪2000头,出栏2000头,已建成猪舍22间、530平方米,养殖母猪10头,育肥猪35头,猪崽47头的先野分场在赵峡村建成。

三是渔业养殖将逐步走向标准化。我镇养鱼历史较长,近年在抓好柳林、长河现有200亩鱼塘管理的基础上,又新增鱼塘面积50亩。由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效益不太明显。今年我镇以“精养、高效、生态、环保”为方针,通过区渔业站积极引导,强化扶持,推广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模式,投入增氧机、投饵机、精饲料等先进的养殖设备及技术,在沟门村建设标准化渔业养殖鱼塘2个,以此来带动该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养殖工作,进而推动其他养殖户的标准化养殖,增加养殖收入。

四是农业产业化效果凸显。在庙川村落实甜玉米种植600亩,由于技术指导到位、种植规范,农民喜获丰收,平均亩收入在1500元以上。种植百合种球100亩,种植中药材300亩。在庙川、舒家坝、钱家坝、娘娘坝、孙集、牛峡、张山、小南峪,中寨、曹王、许家庄、小峪、赵峡等村,结合我镇实际,立足镇情,完成双垄沟播玉米种植6000亩。在牛峡、孙集、张山、西峪、柳林等村建设小麦良种补贴示范基地2000亩。在柳林、李子、沟门、花园等4村,推广示范“一膜三收” 地膜玉米后种植冬油菜3000亩。“一膜三收”既可保证“两年三熟”又可起到“免耕、降耗、增产、增收、增效”之效果。在柳林、李子、沟门等村落实冬油菜地膜复种架豆王100亩,麦后复种地膜西葫芦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