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大程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的事情。渑池县近年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破解三农问题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值得认真思考和总结。本报今日起从“能人回村”“合作共赢”“龙头带动”三个方面对渑池县破解三农问题的做法进行剖析和解读,敬请关注。
阳光暖暖地照在肩上,一幢舒适的两层小楼“镶嵌”在阡陌之中,灰砖砌成的小院中,樱桃、核桃成行成林,鸡在丛中撒欢觅食,蔬菜大棚里果蔬水嫩,沼气烹制的家乡小炒香气扑鼻……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画卷,这一切来自王都村赵文的“微型生态农庄”。
王都村,渑池县英豪镇一个普通村庄。村中260户1000多口人,3000亩地,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去年11月份,村民“绑架”了赵文参加村民选举大会,结果赵文高票当选王都村委会主任。仅一年时间,王都村就“活”了起来。
王都村突变的背后,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
和许多村庄一样,王都村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田地多是老人、妇女耕种,种地就只是为一口粮食而已。让农民回到家安居乐业,需要什么样的带头人?
赵文成为村民“热捧”的能人、带头人绝非偶然。他20岁出去闯世界,30年打拼,定居北京,在北京、深圳、海南经营6家公司,涉猎文化、贸易、投资等方面。赵文回村,缘于父母叶落归根的思乡情结;更缘于有一年他回家探亲,看到村里的孩子只认爷爷奶奶,不认爹娘,心里酸酸的。从此,他开始思索:要是村里的人不用离家就能挣钱,就能安居乐业,那该有多好!
去年赵文回村,为村里的人作了一堂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的“演讲”,没料到这竟成了他的“竞职演讲”。
69岁的村民杜胜堂说:“我记得很清楚,赵文说得实在,靠谱,大家听得心里热腾腾的,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带头人。
“土地是咱百姓的命根子,没人想离开它。过去是啥日子?收了麦子种玉米,收了玉米种麦子。种地累死一年到头也不过收入1万多。现在,咱村里的核桃树、花椒树都种起来,赵文带领群众致富有想法,我们非跟着他干不可。
“现在晒太阳打麻将的少了,全村人都拼着命干活。主任一个招呼,全都跟着跑。
“还有,咱王都过去多少年都一个样,现在一个月一个样。你看这村头那3处灰砖城墙样的村大门,还有巡逻队,另外哪个村子里晚上还通路灯?就咱王都有!”
60多岁的赵新旺急着插话:“这都是赵文主任出钱盖的。还有,村里很多农民没钱,都是主任给垫的。他是缺钱给钱,缺面送面,他还组织村里搞文艺活动,自己贴钱发奖品。带着我们走出去考察,他不就图咱快快富起来吗?”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话语,足以证明赵文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
赵新旺在外打工16年,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赵文回村了,他也跟着回来了,20多亩地一半种了核桃,一半种了花椒。村里的“微型生态农庄”已建起了4个,他自己也配足了砖料,打算贷款,花四五万元,打造一个自己的农庄。
“微型生态农庄”就是赵文的致富经。因地制宜,定发展规划,以户为单位发展庭院经济,这就是一个微型的经济体系,以种植核桃为主,林下种植(花卉、中草药)、林下养殖、沼气池、蔬菜棚、畜禽舍、日光温室等,并配套建设道路硬化、绿化、排污灌溉系统。这个体系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EM生物技术、沼气技术、食物链技术、生态循环技术、生态养殖技术,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统一。赵文选择发展核桃产业,是因为看到了政策前景,该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性文件。
“微型生态农庄”的发展计划,理念新、前景好,又有政策扶持,怪不得让村民心动呢。
赵文说:“也有一些转不过弯的。和群众打交道需要引导和示范。”为此,他先自己租了40亩地,种上了核桃、樱桃,建起了蔬菜大棚,把自己的农庄先建起来。按照赵文的规划,5年后,王都村及周边村将建起5000所微型生态农庄,届时将会成为一处兼具休闲旅游、休闲养老功能的农村新型社区,这可能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都是创举。
上一篇
用药酒养出值钱的鸡
下一篇
乡土中国故事:如此勤劳_何时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