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结合藤县山区林多的县情特点,以林权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养殖产业的培植和优化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引导、产业扶持等办法,腾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藤县林下养鸡小区发展到26个,出栏三黄鸡664万羽,林下养鸡产值约1.86亿元。
政府重视做好规划
藤县县委、县政府把养殖规划工作作为做大做强水产畜牧业的基础来抓,县财政先后安排86万元用于产业规划,在全区率先编制了《藤县畜牧业十年发展规划》,明确了2010年至2020年全县水产畜牧业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该局根据南面多平原、丘陵,北面多山林、高山的地理特点,着重发展林下养殖三黄鸡。目前建立三黄鸡养殖小区26个,常年存栏肉鸡780万羽。如塘步镇森村林下经济养殖小区、藤州镇大龙林下经济养殖小区等,均按照优化区域功能、完善配套设施的规划思路,把小区管理与党支部结合起来,把群众议事和林下养殖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成为标准化、规范化的示范点,带动周边村乃至全县林下养鸡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真正走出一条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产购销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制定措施明确责任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养殖小区建设工作,出台《关于鼓励农民发展林下养殖的若干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促进林下养鸡产业发展;
二是明确相关部门(交通局、水利局、电业公司、林业局等)、镇和村责任人的职责,形成部门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氛围;三是该局对每个养殖小区落实一名干部挂钩,建立主管领导和小区挂钩干部负责制,指导小区发展生产,督查小区的建设进度,定时向政府汇报,保证小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四带”模式谋产业发展
“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农户”模式。在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发展林下养鸡的同时,还把他们的养殖项目作为林下经济的示范点,形成“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农户”的模式,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据统计,全县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并发展起来的林下养鸡小区有8个,带动了300多个农户参与小区的养殖项目致富。
“科技特派员、养鸡专业大户带农户”模式。利用驻村科技特派员或养鸡专业大户的力量,选准项目,建立林下养鸡示范点,搭建“科技特派员或养鸡专业大户带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在山上发展种养致富。从2009年至今,由全县科技特派员或养鸡专业大户建立的林下养殖小区有6个,带动农户120多户。
“龙头企业、协会或合作社带农户”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协会或合作社的优势,以它们的技术力量和营销网络为支撑,带动农户发展林下养鸡。据统计,该县500多户农户与梧州市巨东种养有限公司、藤县荣达农牧有限公司和岑溪市外贸鸡场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走上发展林下养鸡致富之路。
“金融机构带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农村创业青年)”模式。随着各种惠农小额贷款政策的实施,县农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有志创业的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农村创业青年及时给予资金扶持,支持他们发展林下养鸡项目,形成金融机构扶持带动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农村创业青年发展林下养鸡。2009年至今,县农行、信用社向林下养鸡户发放贷款500多笔,贷款金额1500多万元,支持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农村创业青年就业创业350多人。
用三项服务促产业见成效
做好龙头企业服务。为了避免农户盲目发展林下经济带来的损失,该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山林的分布、植被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情况,把龙头企业引进养殖小区,帮助龙头企业在小区发展林下养鸡。龙头企业入驻小区之后,平均每个林下养鸡农户年获得1万―5万元不等的利润。
加强技术培训服务。县畜牧局充分利用全县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和返乡农民工之机,积极派出技术人员举办各类林下养鸡技术培训班40个班次,集中培训党员群众1200多人次;开设农家课堂20多堂次,600多党员群众现场学习林下经济技术。通过技术培训,肉鸡出栏率提高1%。
抓好产品销售服务。一是促使农民与龙头公司签订养殖合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订单养殖;二是培养好本村的农产品经纪人,拓宽产品销售途径;三是依靠协会或合作社的统筹运作,确保农户肉鸡及时出栏,避免因延期出栏造成的经济损失。
上一篇
六嫂做事有点猛
下一篇
畜牧业成为岗李乡农民致富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