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上榜网
距离2025高考还剩175
当前位置:首页 > 高校大全 > 河池学院

河池学院

广西-河池市 综合类 本科公办

1951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 3600亩

河池学院学校概况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广西省宜山师范学校,历经广西宜山专区师范学校、柳州师专、广西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校等办学阶段,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宜山师范学校为基础上建立河池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5月经中共河池地委批准复办宜山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宜州民族师范学校),199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宜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河池学院。2011年12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学校获批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1月,学校获批成为自治区层面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经过70多年办学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初具特色的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

学校坚持“扎根河池,服务地方,面向基层,强化应用,开放合作,突出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秉持“修德、弘毅、勤业、致远”的校训,弘扬“忠诚执著 求真朴实”的学校精神,不断深化“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致力于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主动服务桂西北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数十万“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桂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现有龙江、金山湖(新校区在建)2个校区组成。校园占地面积3600亩(含规划用地1500亩),龙江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为36.783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857人,其中专任教师671人,高级职称228人,包含正高、副高职称。硕士以上学位57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5人。外聘教师151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并逐年扩招办学规模,生源分别来自广西、山东、四川、海南、江西、福建等全国19个省,并招收10多个国家留学生。

学校学科门类丰富,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文理并重,规划“兴工、厚文、强师、拓新”的学科专业发展布局。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辅单位,50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其中,汉语言文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还有电子信息工程、生物科学、小学教育、等9个专业是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民族学、生物化工是广西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是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人才创作培养基地、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基地是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等多个优势学科专业平台。学校被授予广西专业硕士学位点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全面重点推进教育硕士、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等3个学科申报硕士学位点授予,力争2026年具备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十四五规划期间,学校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硕士单位立项建设工程、高层次人才工程、新校区建设工程。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为引领,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3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市厅级项目600多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达2653多万元,获得自治区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76项。立足地方,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转型发展之路,创建了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包括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等。依托河池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刘三姐故乡的“五乡”丰富自然物质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创建了“五院一中心”平台,包括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长寿养生旅游学院、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心、刘三姐艺术学院、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共建广西河池国情调研基地。

学校深化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校企校行合作平台,实施了卓越写作人才、卓越教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近五年来,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学校师生编排导演的民族舞蹈连续3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特别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多次巡演区内各地,获得社会好评。学校在70年的办学过程中,传承并发扬了写作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先后培养出一大批活跃在广西各地的高素质应用型写作人才,涌现出了东西、凡一平等知名作家和一批文学新秀,被誉为“河池学院文学现象。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大放光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板鞋等多次荣获全国全区赛事一等奖,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荣获金牌和一等奖共34次枚。学校共有南楼丹霞等46个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引起多家重要媒体的关注。

学校积极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级“绿色大学”“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展望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努力在2021—2025年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基础扎实、优势凸显的区域知名地方应用型大学,2026—2035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基础扎实、优势显著的国内知名区域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


高校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