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风云第五集:跨界强
林欣:“好,我们笑一笑,都笑一笑,一,二,三,肚子里有没有肯德基啊?”顾客:“没有.”林欣:“有没有绿茵阁的牛扒啊?”顾客:“有。”
在广州西餐界,绿茵阁就是一个标尺。
这个站在孩子中间的女人就是林欣。
18年前,林欣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冰箱搬了出来,自己做收银员,开起了绿茵阁西餐厅。18年后,仅在广州一个城市,绿茵阁就占了西餐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到2006年,包括20多个加盟店在内,绿茵阁在国内的14个省市共有50多家连锁店,一个植根于中国本土的西餐品牌开始崛起。
伴随着品牌的成长,林欣有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构想.
广州绿茵阁 董事长 林欣:“我们希望能够五年做到100家,希望基本上主要的城市都有绿茵阁。”
一间绿茵阁投资要几百万,五年内做到100家,那就是几亿元的资金,而且这个扩张的过程林欣希望全部由自己直营来实现。这时,这个年收入上千万的女老板遇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缺钱。
广州绿茵阁 董事长 林欣:“我们有一个五年的目标,希望能够是现在的20倍吧,如果是靠我们的利润来发展的话,这种增值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速度的。”
如此巨额的资金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能从资本市场上去获得。
2003年,林欣任命张总为绿茵阁的谈判代表,去寻找能与绿茵阁合作的战略投资伙伴。这时绿茵阁才发现要想博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广州绿茵阁 总经理 张智强:“一谈也就没有了下文了,那为什么呢?这投资者所有的投资者都非常的精明.他不是投资你的过去,他更想的是你的将来,他如果看到你将来的发展速度不够快的话,他可能就是说做朋友比做投资者要更好。”
第一次寻找投资者的行动以失败告终。这让绿茵阁的管理层意识到,要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就要让他们看到绿茵阁能够迅速扩张和复制的能力,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标准化。
广州绿茵阁 总经理 张智强:“标准化就是尽最大的能力,减低对部分技能人员的依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做餐饮你要发展,你必须要减轻对厨师的依赖,要把厨师这个工作不是个体厨师,整体厨师们的力量,要把这种力量简约成一种标准化。”
从2004年开始,绿茵阁停止寻找风险投资者,开始从菜品、服务、人员培训、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提高企业的标准化程度。这场无声的变革迅速席卷了绿茵阁,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2007年4月,一个特殊的顾客走进绿茵阁,这个人是德国世界银行的职业投资人。
德国世界银行:“我们看一个企业可以说是三个p,就是它行业里的前景以及在这个行业里面它所处得位置,第三我们看的就是盈利能力,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你自己一定要养好身体,你才能出门见人。”
在投资人眼里,绿茵阁已经养好了身体,可以拿出来见人了。面对林欣,投资人把200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名单拿了出来,让林欣自己来挑选意向合作伙伴。
2007年8月,在绿茵阁18周年生日庆典的时候,两家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最终决定注资绿茵阁。
近两年,引进机构合作者或上市已经成为餐饮连锁企业做大的一个潮流。
2007年3月27日,主营拉面的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餐饮连锁企业。2007年上半年,从江苏起家的丽华快餐也引进了3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当各种资金涌进餐饮连锁业,餐饮业的经营者越来越觉得紧迫,资金已不是障碍,市场也不是问题,如今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自身。在这场品牌连锁扩张的进程中,他们将从何处做起来超越自我呢?
在杭州,外婆家就如同她亲切的名字一样,温暖地分布在杭州的主要街区里。而在北京、南京等城市,外婆家也不再让人陌生。
外婆家 王晓霏:“我们外婆家一开始有一句口号,就是不用回家忙烧饭,外婆帮你烧饭菜,我们解决就是一个老百姓的基本的衣食住行,就是吃。”
面向老百姓的外婆家却在2004年难住了创始人王晓霏。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外婆家还只是固守杭州一隅。
2004年,王晓霏动员丈夫吴国平从国企辞职,介入外婆家的管理。吴国平并没有做过餐饮,可在工厂的经历却让他找到了外婆家快速扩张的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