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记者卖兔头
不想失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借钱来,再搏一次,可是哪里还有来钱的路子?谁都没想到,宣贵琼竟把这赌注押到了儿子身上,儿子唐琦十几年来一直有个爱好喜欢集邮,他手中的邮票按当时的市价可以卖5、6万元,对宣贵琼来说这是她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希望。
唐祺:“她说我们现在不行了,她说如果你把邮票卖了,这个钱也许投进去了,我们就可以冲出去,冲出这个低谷。”
宣贵琼:“儿子当时就说不出话来,就愣了,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转了,当时我心里也很难受我说咋办。”
儿子很懂事,知道宣贵琼着急用钱,他把自己十几年的心血拿出来,全都低价卖掉。
宣贵琼:“卖了2万元,这就是救命钱,我得计划着花。”
这笔钱缓了宣贵琼的燃眉之急,此时的她心里非常清楚,必须得想个办法来改变赔钱的局面,否则这2万元钱过不多久又会亏光。除去工资和进货这些必要的开销,宣贵琼没再花一分钱,她留着钱去实现自己已经酝酿好的一个计划。
宣贵琼:“搞一次啃兔脑壳比赛,然后我就花了800元钱,在华西都市报打广告
吸引城里面的人来,让城里面的人来晓得我这个地方的兔头好吃,让他们来买我们的兔脑壳。”
宣贵琼想通过搞比赛打自己的名气,除了在报纸她还在成都广播电台播了要举办比赛的消息。比赛规则是7分钟内谁啃的兔头最多,谁就得到100个兔头的奖励。为了把声势造得更大,宣贵琼还请了电台的名嘴飞哥来给自己主持。
一组啃的画面+节奏感强的音乐
在比赛过程中,所有人都被一个戴眼镜的男选手吸引,他啃兔头的速度实在让人吃惊,7分钟啃了18个。
飞哥:“这个天下第一啃这个男娃子好凶,比女的都凶,吃了就丢,吃了就丢。”
王建慧:“结果那个小伙子就把第一名。”
记者:“拿走了?”
王建慧:“毫无虚假的,没有嫌疑的,勇夺第一名。”
而这个小伙子正是宣贵琼专门为这次比赛安排的神秘嘉宾,直到比赛结束,宣贵琼才把谜底揭开。
宣贵琼:“这个小眼镜就是我的儿子,因为我的儿子参加这个公平竞争,因为我的儿子,我知道他啃得最快,肯定是第一名,我的目的是节约这200、300元钱。”
当时是2004年5月,刚进入夏天,这个季节正是吃兔头的旺季,啃兔头比赛选择在这时举行,再恰当不过。宣贵琼的生意一下子打开了局面。
陆英:“它这儿的啃兔头比赛,很出名,在成都,所以我们都知道这儿,然后就到这儿来品尝。”
宣贵琼:“城里边的人,就慢慢慢慢就开始来了,门口的车子就开始几辆,十辆二十辆就开始停了,我当月我就扭亏为盈了,原来一个月要亏七八千,当月就赚了二千多,将近三千元钱。”
成都是有名的休闲之都,每到周末,他们都会开车到乡下去体验农家乐,2004年,成都的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借着这个东风宣贵琼的生意着实火了一把。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把赔掉的8万元翻几倍赚了回来。但是宣贵琼还没来得及喘息,就发现问题出现了。
徐兰:“慢慢就少了,本来从几十桌到几桌了,越来越少,很清淡了。”
客人为什么会突然减少?宣贵琼首先想到是不是兔头制作过程出现了问题,但是每道程序都由她自己来最终把关,如果有问题她会第一个发现。究竟什么环节出了叉子?正在她疑惑不解时,服务员向她反映的一个情况引起了她的注意。
徐兰:“他们就说吃不饱,又饿,反正就光啃兔头,肯定饿,一个人最多啃十个,不够,饭都没有吃的就这样的。”
成都人吃兔头主要是把它当作一道下酒菜或休闲食品,要说把它当饭来吃确实不容易吃饱,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增加热菜和主食,不能光卖兔头。这可让宣贵琼为难了。
宣贵琼:“我们成都市,是个川菜王国,也就是,什么好吃的菜都有,我如果是这么偏僻的地方,成都人我以什么来吸引成都人老大远的开着车子到我这儿来吃我的菜呢。”
要想确定做什么菜,就得先确定自己的菜将来要卖给谁,宣贵琼想先找准消费群体,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开发菜品。在消费群体的选择上,宣贵琼颇费了一番脑筋,甚至连消费者的交通工具都在她的考察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