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根扁担起家的千万富翁
邓洪九:“果然停了两天,都降价,降下来了,原来一块五降到一块,降得很厉害。”
邓洪九见时机成熟,就立即出手大量收购,但想多收,带的钱又不够。邓洪九就和他帮过忙的果农熊道之商量,由熊道之担保资金,并出面向果农收购,赚了钱两人二八分成。
邓洪九:“我说这个我可以负责,我完全可以担保.因为他有那个眼光,他就考虑到那个果必然要降价,拉回去必然要赚钱。”
这一趟,邓洪九收了30吨脐橙。就在他赶回重庆的当天凌晨,这座美丽的城市就给了他丰厚的回报,这批货不到四个小时就全部出手。除去所有开支,邓洪九每斤赚了7毛钱。
邓洪九:“利润特别丰厚,也就是说差不多翻一翻。”
由于善于把握时机,邓洪九成了重庆水果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几年下来就赚了100多万。邓洪九买了房子打算把母亲接到城里来安享晚年,但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生意出现了危机。
2001年8月,为了抢占砂糖桔市场,邓洪九提前赶往广东下订单,但同去的一家公司连下几个订单,而他却两手空空。
邓洪九:“做砂糖桔一定要100亩,80亩,人家的园子值几百万,你去跟人家签合同,人家不相信,你一个个体,你的实力,你的信誉,你的资金.能到位吗?他不跟你签,不只不跟你签,连谈都没有余地.为什么我会被人家看不上或瞧不起,连谈都没谈哪。”
邓洪九非常迷茫,他只好无功而返。但就在他返回的途中,老家传来噩耗,还没过上好日子的母亲突然病世,他,失去了尽孝的机会。
朋友:“他回到老家,回到我这里来,哭啊哭啊,哭的十分厉害,我看到邓洪九一哭,我眼泪也止不住了。”
失去母亲的伤痛以及生意上的困惑,让邓洪九一蹶不振。 直到一个偶尔的机会,批发市场总经理的一席话让他又看到了把生意做大的希望。
批发市场总经理:“我们说你开公司肯定是个好事情,鼓励他开公司,公司企业,它有一个信誉度的保障。”
一句似乎非常简单的话,让邓洪九的经营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他决定结束单打独斗,成立公司,以企业的形态去面对市场。然而,公司员工从哪里去找呢?
邓洪九:“人怎么来组织,靠我一个人不行啊,做不出来,那我就想这个问题,做水果它需要的是一个经验,对水果认识和了解的人。”
邓洪九想到跟自己一起打拼过来的伙伴们。这其中,不少人因为胆子小又不善于捕捉时机,多少年来并没有赚了大钱,但他们精通水果,各有绝活。邓洪九决定吸收他们入伍经营。从前的伙伴元永中成了他的第一位员工。
元永中:“因为我做这个批发十来年,有时赚,有时赔.总是到最后持平.反正没有没有利润,没有钱剩,所以我考虑了下洪九的建议,我答应了他。”
邓洪九:“给他们的保障是什么呢?一,给他们加工资,拿工资,.二,分红,假设我亏了,我一个人来承担。”
记者:“那这样一来是不是你赚得少了? ”
邓洪九:“比如说,一个单品,比如说一个西瓜,总体来讲,以前我赚两万,我一个人得了,现在我赚两万,我可能只拿一万,或者说拿一万五,某个单品我赚少了,,但整体我赚大了,我同时做五个,八个,十个,十五个单品啊。”
邓洪九聘用了6名有经验的伙伴,根据各自的特长,开辟了华北、新疆、西南和华南等六条水果生意新线路。伙伴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而邓洪九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2003年6月下旬,邓洪九决定做北京顺义的无籽西瓜生意。对重庆的批发商来说,这是一个很反常举动。其一,北京无子瓜成熟前吸收的水分过大,不利于长途运输;其二,北京市场价格不比重庆便宜。而邓洪九的理由也是两条,第一,此前北京40天内没下大雨,西瓜水分不会像往年一样高;第二,当时北京人对一种小西瓜非常青睐。
邓洪九:“小瓜特别多的情况下,对无子瓜它有一个抵触,所以说无籽瓜应该是非常贱,果农是贱卖了。”
市场证实了邓洪九的判断,不仅价格比往年要低,无籽瓜的品质也非常理想。邓洪九抓住时机,以公司的名义跟产地订了900吨的购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