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笔欠款逼出来的财富
2012年9月22日黑龙江省密山市密山镇,早上7点,鱼塘的主人李相连就摆开架势,忙活开了。今天他将在池塘边做一笔看上去很不划算而又不得不做的交易。
李相连:杆给他,递个杆来,往这跑了。
这种鱼在市场上尤其是东北非常稀少。一斤这样的鱼在市场上怎么也得值140元,这个池塘保守地算也有2000公斤,如果全部卖了,换个一辆车一栋房不在话下。而今天他要把这些鱼卖给一个人——张晓光,让人不可理解的是成交价只有70元钱一斤,足足比市场价低了一半。
记者:这个价钱你赚不赚?
李相连:也赚钱,50块钱就赚钱。
张晓光:咱们要二斤到二斤七两。
渔民:要二斤七两。
张晓光:对,好了。 张晓光出价低不说,对规格的要求还很高,大小必须一致。让在场的记者更看不懂的是,张晓光一次买2000斤鱼,用的竟然是自己的鱼苗来交换。
张晓光:我们现在跟他定的话,一斤大白鱼苗换一斤半商品鱼。
记者:李总,他这么跟你换合不合算呢?
李相连:合算合算。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种交易方法到底有什么特别作用呢?
张晓光不付现钱,就能从李相连手上低价得到这些鱼,对方还一个劲叫好。张晓光的秘密武器就是只有他手上才有这种鱼的鱼苗。李相连如果想得到这种鱼的鱼苗,就得自降身价,以大鱼换小鱼,以后的收入就会有保障。
这种鱼苗有什么特别?我们被带到张晓光的养殖场,亲眼目睹了这种鱼苗的芳容。
这种鱼名叫翘嘴红鲌,过去在东北,人们很难见到,即使偶尔出现,也是靠渔民的零星捕捞,一般消费者对它的价格望而却步。而如今,在张晓光的养殖场每年能培育1000万尾,围绕他的养殖户仅2011年就向市场提供3万公斤这种鱼,逐渐登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当越来越多的人品尝这种鱼的美味的时候,没有几个人能体会养殖这种鱼背后的种种辛酸。就在我们采访期间,他的妻子通过网络视频,在千里之外的无锡道出了一肚子的苦水。
老婆:我现在想起来,心里很酸的,我确实很苦,从1994年到现在有18年了,18年年年如此,一日复一日。
张晓光的家在江苏无锡,离家来到黑龙江创业还是18年前的事。18年来,他一年才回一趟家,受尽了家人的抱怨,他先后投入四百多万,负债累累,家庭几乎走到了破裂的边缘。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的妻子即使今天仍然对他怨气未消呢?所有的一切,都源于18年前的一笔欠款。
这是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湖。早年张晓光从黑龙江省水产学校毕业,在当地的一家农场工作。1986年,在一次黑龙江农垦系统的表彰大会上,一位领导向学水产的张晓光提议,能不能利用兴凯湖对野生大白鱼也就是翘嘴红鲌进行人工孵化,张晓光爽快地答应了。不久后,上级部门果然对大白鱼的繁育专门立了项。
张晓光:给我们立上了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海湖大白鱼人工孵化,列为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当时我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被省里立项的这种鱼学名翘嘴红鲌,它是一种凶猛性鱼类,以小鱼为食,因为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在我国的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都有分布。而在黑龙江,因为产自中俄界湖兴凯湖,因此得名兴凯湖大白鱼。
市场商贩:最贵的,白鱼出名,今年最高是180元、190元一斤。
记者:那像这一条鱼的话能卖到多少钱?
市场商贩:四五百、五六百那样。
市场商贩:最多的时候市场上一天能有个一百多斤,如果到春节的时候封冰以后,这个鱼价格更高能达到240元一斤。
几十年来,这种正宗的兴凯湖大白鱼在鱼市上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野生鱼的产量却逐年下降。当年,张晓光带头攻关的就是这种大白鱼。从1986年开始到1994年,不负众望,孵化取得了成功。然而就在这一年,在妻子强烈要求下,张晓光举家迁往妻子的老家——江苏无锡,他也被安排到无锡一家渔场工作。
然而,半年后的一天,原单位打来的一个电话,让张晓光措手不及。
张晓光:电话里讲,你这个欠款你要回来交代交代。
电话里说,张晓光还有一笔69000元的欠款未还,要他赶快回黑龙江还钱。这让张晓光感到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