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仅一年半_惠州沙河解决工业、生活、畜禽养殖污染三大难题

2024-09-18网络转载浏览:1775次

通过控源截污、河道强化处理与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模式,目前石湾镇中心排渠已基本消除黑臭。这样的治理模式也在沙河其他排渠推广,到今年3月,劣Ⅴ类排渠由13条减少为1条,沙河支流逐渐复清。

  租鱼塘改建生态调蓄塘

“这里以前是个臭水塘,漂浮很多垃圾。”园洲镇寮仔村村民李先生所说的,是园洲科普生态公园。如今走入园内,绿植茂盛、流水潺潺。这个用于周边村子污水治理的项目,如今已成周边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农村生活污水量不大,而且离污水处理厂远,就建设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收集周边村子的污水。”铁汉生态经理邓钰锋介绍,处理后的水流入公园内的湿地,出水可达Ⅴ类,最后再流入一旁的茶亭排渠。

在农村,除生活污水外,随着降雨冲刷,雨水径流等面源污染进入农田沟渠、河流等问题突出。由此,博罗县专门在茶亭排渠周边租下鱼塘,改建成生态调蓄回用塘。邓钰锋介绍,通过调蓄能减少流入排渠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且处理后的水可回补茶亭排渠,或作灌溉水源。

“建这些塘经济效益不高,但治污效果很好,生态效益高,也只能‘逼’着做。”曾凡棠说,今年这种“一体化处理+生态塘深度净化补水+农业面源调蓄回用”的治理模式将继续推广。

此外,博罗县也继续整治畜禽养殖污染,2019年已完成沙河流域136户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清理,并督促养殖场户完成对408亩粪污塘的深度治理,同时也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网格化巡查监督机制。

  治水带来产业升级契机

行车于博罗县园洲镇,街道和两旁的建筑显得有些老旧,一样老旧的还有此前的产业结构。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工业污染也一度让当地治水变得艰难。

“东江—沙河水系连通工程位于园洲镇,光周边企业拆迁费就花了2亿多,那个就是此前惠州最大的印染企业。”顺着广东水电三局大湾区总经理陈红军所指,记者看到小海河道与沙河连接处,一间间厂房已被拆除。

沙河原通过小海河道与东江连通,历史原因导致河道被填堵塞,随后建起印染企业。最大企业的排水量达8000多吨/日,粗放式发展下,小海河道周边也聚集低端产业,污染加重。

“园洲镇位于东江中下游北岸,北靠罗浮山,环境本来非常好,如果能恢复水生态,有希望吸引更多高新企业落户,帮助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曾凡棠表示。明晰利弊后,博罗县决定拆除企业,打通河道。随后,东江—沙河水系连通工程启动,目前已将印染厂拆除,并全面实施截污、清淤、清障等,长约4.56千米的河道正逐步恢复生态。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