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网
PC版

高价回收温室甲鱼的真相

2024-09-21 19:30本站原创浏览:9514次

施根强:对。

记者:现在往外卖吗?

施根强:还没有,我们一把在外塘都基本上养到三年。

自己的甲鱼没上市就成了抢手货,施根强心里美滋滋的,这更加坚定了他把甲鱼养满三年的信心。可是,养老鳖,市场前景固然好,但是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周转缓慢。自从施根强养了生态甲鱼以后,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是依赖自己开在东林镇上的那个门市部。为了巩固这条资金链,也为了继续扩大养殖,施根强回到东方村跟村民们达成了一个协议。

施根强:我说你们温室里养好以后,再翻到我这里来养。就是我跟你们回收,回收过来再养到我这边来。

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东方村养殖户施建强:我们村上全部都这样的,帮施总养好,吃他饲料,他供应苗。最后他高价跟我们收过去的。

记者:你知道大概有多少户这样给他供应甲鱼吗?

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东方村养殖户施建强:7、8家是大户,其他散户有十几家。

原来,施根强是要长期以高于市场价1—2元钱的价格回收村民们的温室甲鱼。但是前提是他们必须跟自己购买苗种和饲料。这样,施根强既有了充足的货源,也能省下建大棚的钱,更重要的是,东方村的养殖户们每年能消耗掉3500吨左右的甲鱼饲料,这样自己每年就会有3800万元的收入得到保证。

想着好不容易还有大半年,自己的甲鱼就可以上市销售了。施根强做梦都很开心。可是,2007年10月的一天,养殖场打来的一个电话却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施根强:一进去,那时候是真的吓了一大跳,那时候,那个甲鱼全部浮起来了,浮在水面上来了。活是活的,就浮在水面上不动了。

不知道为什么,养殖场里有两个刚换水不久的温室大棚,里面的甲鱼苗本来还有1个多月就可以转投到外塘了,现在却突然生了病。怕影响到外塘的生态甲鱼,施根强赶紧找人给甲鱼喂药,但两天之内,还是连续死了15000只,亏本了十五万元。看着工作人员将甲鱼苗一批批地捞出水面,施根强再也坐不住了,他赶紧再次找到了徐教授。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徐海圣:甲鱼的饲料都是高蛋白的,50%以上是鱼粉,高蛋白的,吃剩下的饲料就要分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了周围水域的富营养化。

原来是由于温室甲鱼养殖密度过大,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循环利用的水源又让甲鱼染上了病。徐教授让施根强立刻把养殖场里离温室大棚最近的三口外塘全部清空,捞出来的甲鱼分流到其他外塘里去,然后在清空的三口外塘里种上水草,养起了鱼。

施根强:徐教授就是叫我把污水全部放在第一口塘,里面就是种那个空心草、水葫芦,第一口塘净化过以后到第二口塘,第二口塘可以养罗非鱼什么的,一个塘一个塘过去,到第三口塘就是那水全部很清了,可以养甲鱼了。

原来徐教授是让施根强用生物净化的方法逐级净化水质。这样不仅能够使水资源可以更放心地循环利用,而且也能给施根强带来一部分经济效益。

施根强:我们的伙食上面也可以省掉一大部分钱了,因为我有60多个工人,每天都在这里捞,这个塘里面已经捞了很多鱼出来了。

2007年年底,施根强又在与陆家田养殖场有着一河之隔的东华村租下了680多亩低洼地,这时,他的外塘养殖面积已经达到了880多亩。而给施根强养殖温室甲鱼的养殖户除了东方村,范围还扩大到了整个湖州大大小小的乡镇共250多户。

今年9月,施根强的第一批40万斤生态甲鱼就已经陆续上市销售了,其实,早在年初的时候,他的这批甲鱼就被经销商看中,并全部签下了订单。

施根强:全部签出去了。

记者:今年能销售掉多少?

施根强:有40万斤左右。

记者:定单都已经签了是吗?

施根强:对

记者:大概有多少钱?

施根强:平均算90元一斤的话,是3000多万。

编导:吴剑桥摄像:王震宇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