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找到的财富
2009年2月28日,记者来到福建省连江县的码头时,看到这里的人们正在忙着把大捆大捆新鲜的海带从岸上运到船上。
记者:一格里边有多少个?
福建省连江县鲍鱼养殖户吴智华:有30个。
记者:它怎么吃呀?
吴智华:鲍鱼黑色的这个地方是嘴巴,这个海带现在还比较嫩,可以吃的。
吴智华:小苗拿下来它吃一些鲍鱼饲料,它是红色的,拿到我们海上是吃海带,转成绿色的,然后再转过来吃一些红菜呀,龙须菜这些,又变红色了。
记者跟随着养殖户来到海上,发现他们一边忙着喂鲍鱼,一边又在抓紧时间卖鲍鱼,如此大面积的鲍鱼,大家都要在5月份之前把大个的鲍鱼全部卖完。
福建省连江县鲍鱼养殖户吴恭兴:再等一两个月会死得很厉害,鲍鱼现在过去就开始死了。
福建省的连江县海水纯净,海藻丰富,非常适合鲍鱼生长。但当地的海域水位很浅,到了夏季,水温升高,吊养在海里的成品鲍鱼很容易死亡。所以每年养殖户都是从11月开始卖鲍鱼,第二年5月之前全部卖完。
在众多养殖户都赶着把鲍鱼出手的时候,有一个叫吴捷的养殖户却一点也不着急。吴捷是福建省连江县安凯乡人,1999年开始养殖鲍鱼。那时养鲍鱼的人不多,价钱卖的也很高。
近几年,连江县养鲍鱼的人越来越多,全县鲍鱼养殖量达到7亿粒,所有成品鲍鱼都要赶在5月份之前集中上市,鲍鱼的价格自然是越卖越低。
福建省连江县安凯乡党委书记刘榕奇:前几年的话鲍鱼一般的像我们这样,8-10个规格的鲍鱼,一斤可以达到130,140元,与现在今年这样子,8-10的五六十这个价格下滑了50%还不止。
鲍鱼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比较效益却不断下滑,这种情况让安凯乡的党委书刘榕其十分担忧。从2007年开始,他就希望吴捷能做一个鲍鱼深加工项目,解决当地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吴捷的养殖场有100万粒鲍鱼,是当地较有实力的养殖户,一开始,刘榕其的话他没太放在心上,直到2008年11月,鲍鱼统货价格跌到了每斤50元,他才有点急了。
吴捷:前年我们价钱卖的很好,那就不急了,去年的价钱和前年比一斤差了10块钱,这有点急了。
吴捷觉得刘榕其的提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临近5月的鲍鱼最肥,价钱却最低,在这时把鲍鱼储存起来加工,不用担心过夏的问题,鲍鱼的附加值还可以提高一些。可是做成一种什么样的产品呢?他首先想到了在市场上卖得很贵的干鲍。
吴捷:我觉得干鲍这个利润很好,市场价一斤卖到3000多元,2000多元都有,看个体大小,应该这一块去算,利润应该是很高。
鲍鱼并非鱼类,是一种单壳类海生软体动物,素有“海鲜之冠”的美称。市场上出售的鲍鱼分鲜鲍和干鲍两种,干鲍经过风干晒制,肉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糖心”效果,味道和口感都比鲜鲍更为鲜香、甘甜,价钱也更为名贵,在酒店里一例能卖两三千元钱。
2008年5月,吴捷选了100多斤5头鲍开始做试验,5头鲍就是一斤的5只的鲍鱼,行话叫5头鲍。他先把这些新鲜鲍鱼去壳、洗净,然后再烹煮、晾晒。
吴捷:我们13斤才能做一斤,还有晒的过程很麻烦,像这样的一斤要晒20几天,都是好天气,如果天气不好,下雨天还要拿回来放在冰箱里面。
反复晾晒了20多天,100多斤鲜鲍只晒出了10斤干鲍,拿着这十斤珍贵的干鲍,吴捷兴冲冲的跑到福州的干货批发市场去推销,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和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海产品干货经销商李国林:日本极品鲍算最好的,顶级的,然后除了日本鲍,就是南非鲍,其他鲍鱼都不好的,这个你要发起来,最少两倍这么大,这个发不开呀,多大就多大的,发不开的。
干鲍都是品质上好的鲍鱼,以日本鲍和南非鲍为最佳,最早因路途长远,只能晾干。干鲍经过发制,再以砂锅慢煨,是高档酒店的招牌菜。国产鲍鱼因为品种和加工工艺等原因,很少做干鲍。吴捷用5个头的鲜鲍做加工,每斤130元,13斤做出一斤,成本就得1700元,连经销商都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