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找到的财富
海产品干货经销商李国林:这个货只能当普通鲍鱼卖,或者干度还要再干一点,或者一斤最多卖500块多块,超过1千元你绝对卖不掉。
由于对市场了解太少就盲目加工,做出来的产品根本没有人要。经历了市场初探失败的吴捷,这时才开始静下心来细分市场。鲍鱼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贵,一般只有酒店里才能吃到,即便在连江这样的鲍鱼产地,普通家庭也不是经常消费,有的人就是买回家了也不会烹制,吴捷想把鲍鱼做成低价位、老百姓可以接受的产品。
吴捷:我们现在可能走市场一般的消费群体的。我们后来就想做这个,搞速冻的,低价位的搞即食休闲食品。
要做加工就得有厂房和设备,建一个加工厂投资需要1千多万,产品做出来再没有市场可怎么办?吃过一次亏的吴捷慎重多了,他想到了老朋友吴明庆,吴明庆有一个水产品加工厂,吴捷盘算着,如果能说服吴明庆共同投资开发鲍鱼深加工产品,就可以利用他现成的技术和设备,降低自己的风险。2008年11月,他找吴明庆谈了自己的想法后,他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
吴捷的朋友吴明庆:合作,我就掏钱去买原料,比如说做10吨,20吨又得投入两三百万这个钱,这个两三百万投进去,是不是马上就见效?万一如果产品做了卖不出去,压库的话你怎么办?
吴明庆闯荡商海多年,低价位的鲍鱼产品有没有市场他也没有把握,不愿意冒险投资,不过他提出可以先给吴捷做代加工。虽然吴捷的预期没有达到,但这对他来说也很划算,省去了建厂的费用。2009年1月,吴捷拿着300多斤鲍鱼来到了吴明庆的加工厂,厂里的有些工人却傻眼了。
海产品加工厂工作人员郑华鑫:很多内地来的工人,来这边哎呀说这个鱼,什么叫鲍鱼,根本不认识,有些说鲍鱼鲍鱼,是鱼,怎么有壳这个东西,很多像内脏都没地方找,就是像什么东西又不像普通的贝类,所以说很懵。
吴捷想把鲍鱼做成速冻和即食两种产品,这都需要把鲍鱼撬壳、去内脏,清洗后再做加工,吴明庆的工厂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鲍鱼的精加工,这可给加工带来了很大麻烦。
吴捷的合作伙伴王捷:鲍鱼很脏你看,很脏,土还有黏液不断往下流,很多,不好洗,消费者买回去,比如消费者买回去,他洗都没办法洗,叫他怎么吃。
产品首先得有卖相,消费者才能接受,吴捷与合作伙伴在家整整洗了一个多星期,最终发现了一种土办法清洗鲍鱼非常有效。
吴捷:你像这样黑不溜秋的拿上去卖,怕卖不掉。我们用刷子刷,可以洗干净,但是有皮肉都刷破了,这个很难看,不行,后来我们用当地的一种植物,加进去洗,后来就试验出来了。
吴捷和吴明庆谈好了先加工2千份产品,一种做成速冻,一种做成即食。吴捷想原料是自己的,只要把利润控制在10%—15%就有得赚。眼看着产品一天天在加工,可是这些产品做出来该卖给谁?怎么卖?吴捷自己也不知道。2009年1月15号,2千多份鲍鱼产品全部加工完毕,此时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
当地人有在春节拿海鲜送礼的习惯,每年春节前夕,吴明庆都会把一些好的海鲜打成包,做成大礼盒向外推出。吴捷趁机向吴明庆推销了自己的速冻鲍鱼。
吴捷:你给我加工便宜一点,我这个鲍鱼再加你这个海鲜礼盒出去,你这个卖出去档次也提高了,你今年有鲍鱼了。
吴明庆:那我就说你可以呀,你卖我多少钱?我虽然替你代加工,你做成品卖我多少钱?
吴捷的速冻鲍鱼每袋6粒,定价100元,他给吴明庆优惠20元,希望吴明庆也能把代加工的费用在便宜一些。
吴明庆:那他就一盒卖我80元,那80元我算我这里还有利润空间,我就把它加进去了,本来我这个是一箱230元,我加了一盒鲍鱼我就卖了330元了。我不是也赚了一个20元。
吴捷:我们按照成本价算给他,他后来我加工费也便宜下来了,便宜了一半下来了。
2千多份鲍鱼,原本谈好要3万多元的加工费,最后吴明庆只收了1万多元,优惠了一半不说,吴捷还让吴明庆花3万多元,买了500多份速冻鲍鱼加进了海鲜大礼包。
借助吴明庆的销售网络,吴捷把剩下速冻和即食两种产品也做成大礼盒,每份定价200多元,还在里边配上了介绍烹饪鲍鱼的小册子。
吴捷:这是我们又开发了一种即食休闲食品,撕起来马上就可以吃的。
记者:一粒多少钱?
吴捷:这个一粒我们现在是卖20来块钱这样。
记者:20块钱我觉得不便宜
吴捷:我们这个是鲍鱼,你和酒家比我们就觉得很便宜了,你酒家一份,一份一个焗煨鲍鱼端出来,180元、280元,380元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