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题采访组
村庄画外音:
希日摩仁,蒙语意为黄色的小河。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希日摩仁嘎查自古就是半农半牧区,曾经的“放养”式牧业,一度让这片土地生态脆弱。困则思变,既要青山绿水,也要为民致富,为此,希日摩仁嘎查积极探索湖羊舍饲养殖产业,并依托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业,逐步迈上了产业富民的嬗变之路。
曾经的希日摩仁嘎查主要“靠天吃饭”,农牧业主要是种植放牧,以山羊为主的养殖业,让本就脆弱的生态更加不堪重负。禁牧,是否会既绿了草原,又扎住农民的“钱袋子”?如何解决养殖和生态的矛盾?希日摩仁嘎查在“养”字上做文章,把放牧式养殖转变为“设施圈养”。
“2016年,14户什拉乌素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到小聚居,并得到5亩水浇地作为产业扶持,发展果树种植。由于风大,果树无法挂果产生经济效益。分配的土地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房屋、棚圈和土地逐渐被闲置。”希日摩仁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吴玲这样说道。
为彻底解决这些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问题,希日摩仁嘎查立足当地实际,依托巴彦淖尔市金草原农牧业公司,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牧户”的模式,积极打造湖羊养殖基地,在抓好搬迁点建设的同时,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湖羊可以做到一羔多胎,如果营养跟得上,一年可以实现两茬羔,一次可生产3—5羔,泌乳性特别好,保羔率也特别高。”吴玲介绍。
当地看准了湖羊“短平快”的扶贫效益,在精准扶贫的产业发展中,大力推进湖羊养殖,助民增收。
产业就是“定心丸”。希日摩仁嘎查以牧业为主,牧民最为拿手的就是发展养殖业。为了让牧民们看得见湖羊养殖带来的收益,希日摩仁嘎查党支部书记苏雅拉带头当起了当地湖羊养殖的“第一人”:贷款购买了100只湖羊,50只寒羊。近7个月的时间里,饲养的100只湖羊中的60只产了120多只羊羔。看到如此好的经济效益,牧民们都积极地响应嘎查党支部号召,发展湖羊养殖。
今年,牛四仁向杭锦大众村镇银行申请了3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湖羊。现在,牛四仁家首批50只湖羊已在什拉乌素社小聚居安了家,“党和政府想着我们,心里就很踏实,我们有信心把湖羊养起来,多挣点钱,过上好生活。”牛四仁说道。
李书则因没有土地,过去一直以打零工为主。他听到了好政策,搬了回来,低息贷款了18万元,买了70只湖羊,开始了他的养殖之路。“养殖的棚圈、草棚都是政府免费提供使用的,又给我们每人分了5亩水浇地,让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首先,我们对14户易地搬迁牧民进行养殖扶持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同步安置户、示范大户、散户进行集中。这样就可以统一指导培训牧民湖羊养殖技术,并解决牧民在养殖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吴玲说,“在村集体棚圈中喂养的湖羊,牧民每出栏1只,便要向村集体缴纳50元的管理费,我们把这些资金用于扶持贫困户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如今,什拉乌素第一批1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第二批17个危房改造同步安置户都搬到小聚居安了家,开始了他们的湖羊养殖生活。
希日摩仁嘎查通过湖羊养殖项目示范,将传统的放养向现代化养殖过渡,做到保护草原,减少畜载量,提高养殖单位产值。
上一篇
网上销售丹桂幼苗一年可赚百万
下一篇
一场战争改变的财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