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富故事 > 正文

农家创业:书屋里淘出致富经

  “早上7点半我就来等到开门了。就是为了找这本书!”翻开这本刚到手的新书,龙民才兴奋不已。  这段时间,龙民才爱上了种玫瑰花,种植方面的书成了他的“葵花宝典”。他不会上网,儿孙都在外地,种植玫瑰花的技术除了偶尔听别人聊聊,几乎都是从农家书屋里得来。“反正我家里离这里不远,中午十二点下班,下午两点钟就开门,吃个午饭回来,刚刚好!”他有些得意地摇了摇手中的宝贝,头上的一圈蓝色裹布也跟着晃动起来。  与龙民才不同,59岁的刁树祥喜爱清净。他喜欢一个人躲在隔壁的大会议室里,选一个靠窗户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做笔记。最近,老刁盘算着待到过年时,要好好做一笔鹅生意。  书屋里那本《肉鹅的饲养与繁育技术》,被他列为最主要的指导书籍,这本书他已经看了两遍,做了20多页笔记。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晓得,那些技术,够得学!”老刁告诉记者,在书屋没有建成前,他的退休生活基本就是打牌、聊天。而现在,在他的带领下,上小学2年纪的孙子也会在寒暑假天天泡在书屋里,“走的时候,我都要为小孙子借些科技方面  的光碟。5元押金,可以借半个月呢。”  据书屋图书管理员张汉梅介绍,刁家社区书屋共有书籍2616册,还定时配送《重庆日报·农村版》、《少年先锋报》、《报刊文摘》等多种报刊。图书每两三个月轮换一次。同时,读者还可以从书屋借出羽毛球乒乓球拍,到书屋外找个场子“整一盘”。  乡村里的读书沙龙  在江津,除了100多个农家书屋遍布乡镇之外,在商铺餐馆、村民聚居点、学校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还另外设立有图书外借点。每隔一段时间,农家书屋就会给分布在各处的外借点更换、提供新的书籍。对于不想走太远的村民来说,只要踏出门,隔壁张三的小食品店,或者李四的客厅就是一个现成的小图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