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军:昨天晚上运过来的鱼当中,这死亡的得有千来斤鱼吧。这个鱼放了这么一会儿已经变颜色了,这种黄色不正常的,缺氧,正常鱼的颜色没有这个花斑点。
而耐运输恰恰是东北怀头鲶鱼的优点。但是由于东北气温低,鲶鱼的生长速度很慢,远远满足不了北京市场的销售。常年贩运东北的怀头鲶鱼和广东的大口鲶鱼,袁丹军对这两种鲶鱼的优点和缺点很熟悉,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这个想法,竟让他日后的财富迅速增长。
袁丹军:(东北)这种鱼生长速度慢,跟不上。(广东)这个鱼生长速度太快了,不耐运输。在这个时候我就动了一个脑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南北的结合。
他居然想把南北鲶鱼的优点结合,繁育鲶鱼新品种,这在周围人眼里,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员工叔基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不可能的事情是不是?他又不懂技术,怎么可能能实现。
员工宋明:你搞得不好的话,有多深你就栽多深,你所有的钱都得搭进去。
袁丹军:我用我们土话说叫爱钻牛角尖的人,我只要考虑想去做,我非去做,就是不碰南墙不回头的。 袁丹军找到了长江大学的杨代青教授,说出了想把南北鲶鱼杂交的想法。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杨代青:他这个想法是很好,这个也是可行的,都是鲶鱼,都是同属鲶鱼科的,是可以杂交。
杨教授的话让袁丹军期望更大了,如果能繁育出鲶鱼杂交新品种,自己的财富将会迅速爆发。可要杂交成功,就必须要找到野生大口鲶鱼和东北怀头鲶鱼作为亲本鱼。
三个月后,袁丹军从东北找到了野生怀头鲶鱼亲本鱼作为父本,可是作为母本的野生长江大口鲶鱼却四处寻找了半年多的时间,还是一无所获。所以,当他在长江边看到那条野生大口鲶鱼时,尽管它受了伤,尽管价格贵得离谱,他也一定要出手买下那条受伤的鲶鱼。
袁丹军:找到一个种源了,哪怕是伤了,不能活,哪怕有一点希望,我都要买回去,对我来说是很值的。
2009年,在长江大学专家的帮助下,袁丹军用东北怀头鲶鱼亲本鱼跟花20万买下的那条长江野生大口鲶鱼进行杂交,最终繁育出了这种鲶鱼新品种,被取名为中华鲶鱼。
2010年10月,袁丹军养殖的中华鲶鱼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推崇。
经销商王锋:这一个鱼也确实特别漂亮,好像就是野生的,价钱也不是特别贵,又能够上得了桌面,怎么不卖这个鱼。我估计,这回去就得抢完。
经销商宫军华:主要就是卖那个中华鲶现在,一天最少可以卖到一万斤。
遗憾的是,袁丹军花20万元购买的那条野生大口鲶鱼,在第二次产卵后就死掉了,但是它繁育的这些后代每年都给袁丹军创造七百多万元财富。
2011年,袁丹军销售额达到一个多亿,他还牵头成立了鲶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一百多户养殖中华鲶鱼致富。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