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248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用嘴写字用脚干活的致富能人

发布:2024-09-18 20:18:5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69 手机版
用嘴写字用脚干活的致富能人(3)

2008年9月中旬,第一批秋茧刚刚成熟,经销商们摩拳擦掌准备抢货。而此时,缫丝厂却放出消息,暂停蚕茧收购,原因正是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

缫丝厂老板容培华:这种金融风暴来得太快,等于说有一种恐慌的现象,当时主要还是出口这一块,有问题的话一下子百分之几十卖不掉。购进原料这一块停下来了,因为拿货回来都不知道金融风暴的影响有多大。

厂家不收货,经销商们赶紧停止了收购,蚕茧的收购价从每斤10元左右开始急速下滑,从农户到经销商,都很担心。

养蚕户:那时候基本上没有多少家收了,如果没人收,几天过了变成飞蛾出去,全部完了。

蚕茧经销商黄江涛:农民都跟我们说,明年全部挖了不养了,我们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你挖就挖吧,我们当时收的话。我们也卖不出去。  就在其他蚕茧经销商都不敢再收蚕茧的时候,李华的举动却反常起来。一天,李华找到了表弟石绍斌,提出想和他合作一起收购蚕茧,自己出资金,赚了或者赔了,两人各自承担一半。

李华的表弟石绍斌:我那时候真的挺害怕的,基本上收货的人都停货了,都不敢收了。

在当时,蚕茧成了烫手山芋,几乎没人敢碰,李华却准备大量收购,表弟石绍斌很是想不通,家里人也极力反对。

李华的表叔石瑞财:我看势头不好,告诉他不要做了。

记者:你为什么觉得行情不好。

表叔石瑞财:我看到金融风暴了,货源都是便宜,没有人收蚕茧。

表弟拒绝了和李华合作,李华又去找其他人,同样遭到了拒绝。

蚕茧经销商黄江涛:他还跟我们说,像这个价钱还不收的话,你什么时候收,还要农户送给你吗,恐慌了,掉到四五块钱,以为还会掉,我说你就自己干吧,我就守着我先前的那批货看着涨了就行了。

  没人肯合作,李华决定自己收。当时,很多资金还没有回笼,李华拿出手头现有的流动资金50万,又贷款60万,开始到处收购蚕茧。半个月后,收购站就囤积了70多吨的货。

李华:我就收了农户全部的蚕茧,他们也问我,你不怕价格掉,我说现在我收这个蚕茧还会掉那就难了,我等到它涨价,现在我有点开心,发点小财了。

事实真的会像李华预料的那样吗?收完货后,李华没有急着找销路,而当时,蚕茧的市场价已经跌倒了每斤三元多。两个月过后,蚕茧的价格仍然没有任何回升的迹象。如果这些货卖不出去,李华就要背上60万的外债,不仅一年白干,连第二年的资金周转都会受到影响。就在所有人都替李华捏把汗的时候,12月上旬,蚕茧的市场价突然开始上涨。李华很快就接到了要货的电话。

缫丝厂总经理容培华:当时工厂等于说为了保护自己的实力,停一下看一下整个行情,有什么大的波动没有,那后来没有了,马上就再购货了。

李华:厂家打电话过来,你的货卖不卖,我说现在我还没有卖,我不急。

2008年春节过后,李华决定在2009年第一批蚕茧上市之前将货抛出。

李华:那时候的价钱应该是最高的时候,我就把它丢出去,当时肯定高兴。

李华究竟是如何判断出蚕茧涨势的呢?这台电脑李华用了七年,每天,他都会通过网络关注蚕茧的行业信息,对信息的掌握正是李华敢逆势而上的原因。

李华:我们种桑养蚕有30多年,在我们这个地方从来还没有像这个价钱,现在已经掉到底价了,不可能不回升。我也知道工厂,当时他们不要货,但是工厂一直都还在开工,我肯定不担心。  除了网络,李华把电视、客户全部视为信息渠道,有信息就有钱赚,就是这个理念,让李华在2009的年销售额翻了一番,达到了600多万。但他不敢懈怠,因为,前面是更加激烈的竞争。

2012年10月26日,记者一早跟随李华等在这个码头,农户们会把蚕茧带到这里出售。竞争者很多,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错失机会,而这一次,李华的对手却不是其他的蚕茧经销商,而是原来合作的厂家。

记者:你们为什么要自己出来收,不从经销商那边收?

缫丝厂总经理黄冀娥:我们自己出来收,成本降低一点,收茧子的人多,卖茧子的人少,所以现在我们都是在抢货。

客户变成了竞争对手,而李华却不着急。一有空,他就在附近的村里四处转悠,还像这样帮农户干活,而这个举动正是他应对厂家竞争的招数。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