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在沙漠里造城的人

赵永亮:你看这张照片像谁?这是我31岁的相片。长得比较朝阳一点,现在不行了夕阳的了。 上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的羊绒风靡欧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衣服上的羊绒也来自鄂尔多斯。羊绒的巨额利润直接导致了羊绒原料的抢夺大战。

赵永亮:无毛绒最高的时候达到过100多万每吨,那和黄金一样了嘛,那么贵超过了白银的价格了,那你说不战才怪了呢。那就时掺假开始就不择手段。最后把当地的狗绒都给挠完了,驴绒都给挠完了,就到了这个程度,我出去收羊绒后备箱里有时候都放500万现金,有的地方用派出所给押送,羊绒大战简直就是淘金子一样,简直就疯了。

原鄂尔多斯集团副总 张全祥:原料占企业利润的80%-85%,其它环节赚不了几个钱,全指着原料这一关,好还是不好,买好了赚钱,卖不好就全砸了。

羊绒原料的真假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原料收购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赵永亮进入鄂尔多斯集团后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他不负众望,马上详细考察了全国各地的羊绒产地,结合他从小放羊练就的火眼金睛,面对一堆羊绒,能准确说出斤两,还能看出是公羊的还是母羊的,甚至推断出羊绒是不是活羊身上的。

赵永亮:这个羊绒不是我们这边的羊绒,这个羊绒是从丹东那边回来的,对吗?

员工:对。

赵永亮:丹东的,你看,我一看就知道是丹东的羊绒。这些东西就不行了,纤维粗的你看。这是一只羊身上的,这个部位是肚子底下的。

记者:什么位置的你都清楚?

赵永亮:那肯定清楚,这就是技术。

朋友:把关特别把得好,真绒还是假绒,混没混进东西,那个确实挺神。

企业副总 张继平:赵总去过全国所有的羊绒收购点,对各个地方的绒,全中国的绒包括国外的绒都非常了解,所以绒贩子,做买卖的人都知道,赵永亮太厉害。和他打交道可得小心点,可得注意可不能欺骗他。

由于基本功扎实,办事认真,赵永亮带领团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原料大战,为鄂尔多斯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鄂尔多斯副总 张全祥:说起羊绒界谁最精通,大家都会说赵永亮。说谁要把赵永亮拿到手里面,拿到赵永亮你要赚上几百万上千万太容易了,功不可没,鄂尔多斯集团30年大庆都标着有赵永亮。

但真正让赵永亮出名的却是一本书。1984年,赵永亮和当时的助手张全祥,把两人长期的实践和绝活编成了一本书——《山羊绒毛学》。这本书的出版奠定了赵永亮在羊绒界的地位。

记者:这本书是你写的?

赵永亮:对,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对山羊绒毛有一个真正的总结的东西,这个书后来就变成了工具书了,人们看了以后,只要是正常的东西,最起码就不会有上当受骗。你比如说我们讲的皮子上的绒和活羊身上的绒不一样,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死的羊和活的羊绒毛的回弹力不一样。

张全祥:这本书一下子成了教材了,世界上只有一本,没有第二本。

1988年33岁赵永亮就已经是副处级,前途一片光明,而那年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 春节前他奶奶去世了,赵永亮赶回老家为奶奶发丧。回去的时候他特意买了一个大喇叭打算放哀乐,没想到他居然忘了一件事,村里压根没有通电。

赵永亮:当时奶奶去世以后灵堂就搭在这,放不了哀乐没办法呀,我就跪在这个灵堂前,就跪了一晚上。就想到我们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穷,还没有电。甚至连个哀乐都放不了。越想越觉得我应该下海,就是要彻底改变这个村子的面貌,我就下决心,自己就给自己下了个定义,你赵永亮连家乡的电都上不去你就是个狗熊,能把家乡整富了你可能是个英雄。

赵永亮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他决定通过自己创业改变这一切。1990年赵永亮以副处级的身份下海。

当时,能请到精通羊绒的人,就等于请到了财神爷。赵永亮下海后,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马上伸出了橄榄枝,但赵永亮不为所动,1991年偏偏去了大连的一家外资小企业。因为这家企业的老板唐悦淋女士同意了他的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