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资讯 > 正文

万荣:大学生夫妻回乡当牛倌

在做通双方父母工作后,2006年,卫万锡、董文娟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礼上,一向腼腆的卫万锡在亲朋好友面前,向妻子道出了自己的感激。挽着妻子的手,卫万锡给她勾勒出了自己心中的未来养牛场。“他挺有自己的想法,认准了就去干!”言语之中,董文娟满含对丈夫的赞许。“养牛,看起来简单,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牛场院中的桐树是董文娟亲手栽下的,桐树见证了这对牛倌夫妻的恩爱和创业的艰辛。

婚后不久,董文娟辞去了在城里的教师工作,回到了村里帮助丈夫打理养牛场。丈夫给牛配料,妻子给牛添草。这幅在外人看来有些田园情调的图画,凝结了这对大学生夫妻的心血和汗水。

新春佳节,夫妻陪牛过大年

回想起养牛场起步时的艰辛,卫万锡停顿了一下,脸转向了牛场里正在埋头吃草的牛。许久,他将脸转过来,双手揉了揉眼睛,做了个洗脸的动作,冲着记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万事开头难嘛,还好,总算撑过来了。”

养牛场建圈舍,卫万锡就遇到了困难。“这里是农业社原来的农场,养过牛,但由于废弃多年,所有的房屋圈舍都已无法使用,必须全面改造。但前期改造投入大,政府虽有支持,一时难以到位,即使拿到也是杯水车薪。”在到处打听后,卫万锡得知村里有人建新房,正在为旧的砖石处理犯愁,协商之后,夫妻俩顺利地从别人家的废旧房子里拆下“废砖”完成了厂房改造。

养牛场开始的时候,卫万锡甚至连买草料都不知道去哪儿。好不容易买回来,里面还净是土和废旧薄膜,甚至被人用一亩草料换走他10亩草料的钱。“铡刀铡草,从早忙到晚铡100千克(kg),仍然供不上牛吃。刚买回铡草机的时候,还把青草给铡成了草浆。”“每天都守在牛场。”2007年春节,因为人手紧,夫妻俩回到城里的家中过完除夕,大年初一又赶回牛场。“别人全家团聚,我们还得吃住在牛场。”

现在,卫万锡和董文娟牛场存栏50多头,按市场价估算价值近40万元,5年累计出栏80多头,每年仅出售牛粪的收入就数万元。养牛场的规模在全县已排到了前几名。卫万锡养牛时只有两三头牛的乔薛村,现在也增加到了近百头,成为里望乡存栏数最多的村子。

看书上网,养牛生手成行家

“养牛,看着简单,但学问大着呢。”如今的卫万锡谈起养牛来头头是道,但5年前,养牛对于他来说可是真正的“对牛弹琴”。

“当时只是有一股热情,技术性的问题考虑不足。”购进第一批37头牛后,问题马上来了。“由于雇来的饲养员用的都是土办法,干草伴料,牛干活还可以,就是不长肉。”

在牛场建设初期,卫万锡专门购置了一台大型电子秤给牛称体重。第一批肉牛购进的一月后,卫万锡给牛场里的牛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但结果让他傻了眼:每头牛看起来都挺健壮,但就是不见体重增加,细细一算,“每头牛每天增加的体重只有不到一斤,抵不过草料的开支”。

卫万锡认为,是村里养牛的方法过时了,不适应大规模养殖。由于县里的几个比较大的养牛场早已不再养牛,农户家里散养的经验无法借鉴。卫万锡最终决定自己摸索。托人四处购买养牛书籍成了那一段时间卫万锡最深的记忆。除此之外,上网浏览相关资料、发帖求教养牛难题成了他每天晚上的必修课。

第二年,卫万锡在参考了书本上养牛方法的基础上,开始在饲料中加入青草与维生素。这一回,牛虽然体重增加比原来多了,但存栏的牛拉稀不断。在对青草和维生素比例多次调整后,牛拉稀的次数降了下来。

第三年,卫万锡尝试“青草加干草”的饲料方案,牛不拉稀了,但增重效果仍不明显。第四年,卫万锡开始想到了本地的果园。他从果园里收购了水果后制渣掺到饲料中,牛食量增加明显,每天体重增加量比原来翻了一番。此后,卫万锡开始把玉米粉也加到饲料中。

“现在,饲料配比基本固定下来了,但这也是5年来经验教训的结晶。”自称“摸着石头过河”的卫万锡现在是远近闻名的养牛能手,他牛场里的牛每天平均增重超过一千克(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