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的灵昆岛,画面上的这种鸡叫灵昆鸡,第一眼看上去和普通鸡没什么两样,但是仔细看看就能发现,它脚上竟然也长了羽毛。就是这一点点的区别,竟然让它身价倍增,在温州地区一鸡难求。
村民1:在温州市、在浙江都很有名的。
记者:为什么啊?
村民1:灵昆鸡是只有灵昆这一个地方才有这个鸡。
村民2:这个是灵昆岛的特产,温州市的特产。这个灵昆岛开起来是康熙时期开辟的这个岛,从古以来就很有名的。
不过,1994年的一场洪水,让这种鸡在岛上几乎濒临灭绝。
村民3:发大水就没有了,都给洪水整死了,水都漫起来一米多高。
然而,一个叫周树和的服装厂老板,竟然让这种濒临灭绝的鸡复活,三年时间就创造了一千五百万的销售额,而他之所以能赚钱,居然用的是做服装生意练就的一个绝招。
这个人就是周树和,他1966年出生在灵昆岛上一个贫困家庭。从1988年开始,岛上的人开始做服装赚钱。周树和高中毕业后,和岛上很多人一样,做起了服装生意。
周树和:我们灵昆岛原来是以做服装为主,大家都是这样。我们是跟着别人,或者叔叔、或者阿姨、或者朋友,看看他们在哪里做服装。
周树和脑筋活络而且说干就干,他马上就和朋友开厂、开店。他发现,只要服装款式新颖,赶在别人前面放上柜台,就能卖上高价。所以,他四处搜罗新的服装样式,拿到版样后就连夜赶工,新品上市的速度总是比别人快。
这个绝活,让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年能轻轻松松赚到几十万。
周树和:后来有一个品种我是独家在做的,做一套西装是赚五六十的,每天都是几百套、几百套做的。那原来还是可以的,一年都赚个三十几万。
然而,从2002年开始,周树和发现,他不管再怎么快,在质量和成本上都比不过别人了,最后甚至连房租都赚不回来。
股东小林:设备投资这一块,我们就觉得力不从心了。比如说他们投个五六百万,六七百万,比较好的厂要投上千万,我们资金就跟不上了。
20年商场摸爬滚打,让周树和放不下做生意的念头,但是他又不敢像别人一样去炒金条、炒房,因为他觉得,这些生意做起来都不踏实,风险很大。
就在他在四处寻找商机,想东山再起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看到了重建辉煌事业的希望,同样也是这个机会,让他陷入了两年没赚一分钱的泥潭。
这个机会,来自于2008年春节,他和几个温州市区朋友吃的一顿饭,朋友抱怨说,你们灵昆岛上一种特产现在都买不到了,这个抱怨,引起了他的注意。
周树和:一个偶尔的机会,大家一起吃饭,在酒桌上聊。吃到鸡了,现在温州市内和郊区的人过来,买不到鸡,还有鸡蛋。
朋友说的特产,就是灵昆鸡。他有意去了解,结果发现,现在灵昆鸡三四十块钱一斤都有人买,可是真的很少了。他还了解到,如果自己养,成本只有一半,即便当土鸡卖,一年卖1万只就有几十元万的利润,比原来自己的服装生意利润高很多。
虽然他在养鸡上绝对是门外汉,可是面对着这诱人的利润,他竟然渐渐的萌生了养殖灵昆鸡的念头。
他找到了温州农科院养鸡的专家,动物科学系主任涂国众,可是涂主任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说他要学养灵昆鸡,先要学会赔钱。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涂国众:原来他来找我,我觉得不太现实,因为他们原来不懂养鸡,搞服装的,一下子过来养鸡,我觉得还是不太适应,养鸡毕竟是畜牧业养殖,和服装还是有距离。
原来,这灵昆鸡是大有来头的。200多年前,福建的渔民移居到岛上,带来了福建的家鸡,家鸡和岛上土鸡杂交产生了灵昆鸡。不过因为这种鸡长的慢,产蛋少,加上94年的洪水,从90年代初开始,逐渐的被“快大鸡”所取代,从家家户户都有几只,变得越来越少见,只有很少的农户家才会养。
下一篇
郭成和一波三折永不放弃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