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经验 > 正文

在濒临灭绝的土猪身上发现的商机

李碧坚:一个满足市场上一些高消费的需求,我们才做这个,因为市面上的腊肠,现在普通的一般的,百分之九十九可能都是白猪做的。

员工:能赚的钱比较多。

记者:多赚多少?

员工:大概能多挣30%。

做腊肠的利润能多百分之三十。李碧坚养猪不卖肉,目的就是要把土猪做成腊肠。因为他觉得市场上卖土猪肉的不少,用土猪肉做成腊肠的却寥寥无几。李碧坚在门业上追求完美,养猪也要做得最好,从养殖到加工一条龙,全部自己做,力求完美。

2009年年底,李碧坚筹划三年,耗资两千多万的计划开始实现了。他把土猪腊肠卖入广东珠三角几十个超市里,一斤腊肠定价70元,然而因为是新品牌,卖价又比一般的腊肠一斤贵二三十元,李碧坚的腊肠销售惨淡。

为扭转局面,李碧坚想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计划,一头150斤重的土猪,他只卖一百块钱,这个看似赔本的买卖,却助他实现了最初的财富计划。

主持人:哪位观众愿意上来,为我们百元一头蓝塘土猪抽签的?好。简单说几句话好不好?

观众:你帮我说,我帮你抽就可以。

主持人:行行行。

中奖者:喂,大哥啊,大哥,我中了一头猪哦!整条拿回去还是杀好拿回去?猪啊!

从2010年开始,每到销售旺季,他都会在报纸上发广告,举办这样的促销活动,每次十头左右。虽然这样卖猪每头要亏掉两千元,但却让社会上很多人认识了蓝塘土猪,进而认识他的土猪腊肠,等于花小钱办大事。

销售员:靓女,大叔,靓女,尝试一下,买来试一下,土猪腊味。

2010年9月,李碧坚又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他在广州开了五家土猪腊肠专卖店,而这回帮他打头阵的就是土猪身上无法做腊肠的骨头和内脏。

记者:以前有没有在这里买过?

市民:买过好多次。

记者:味道怎样?

市民:味道还可以,过得去。

记者:价钱呢?

市民:价钱4元一斤。

从土猪身上剔出来的骨头无法做成腊肠,但却是煲汤的好材料。李碧坚以远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把骨头和内脏拉到专卖店里销售,目的也是为了推广他的腊肠。

李碧坚:还是要这些街坊来吃到我们这些土猪的猪骨头,味道好,认同我们的土猪腊味。

买腊肠的顾客:腊肠买过好多次了。

记者:腊肠?

顾客:是啊,腊肠,买过很多次了,味道不错,那些肉很好。

消费者:感觉可以啊,因为平常吃的那个肉没有那么硬,这个很硬的。

记者:硬就好吗?

消费者:我们觉得硬的就是好吃。

到2010年年底,李碧坚的土猪腊肠终于获得消费者认可,在广东各地打开销路。别人很少养的蓝塘土猪,李碧坚三年时间就把它规模化,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蓝塘土猪养殖场,年出栏量突破6000头。李碧坚的坚持和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获得了丰厚回报。

员工:我们李总做事的决心是很大的,他不会因为一些困难的阻挠而放弃他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员工:不会说半途而废,就好像我们都感觉没法再搞下去了,他都说,不用担心。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