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资讯 > 正文

文化惠民的保山样本_组

本报记者张寅沈浩贾云巍文/图

2010年,推出乡村文化建设“大村经验”;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近年来,保山市紧紧围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宗旨,大力开展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让农村群众享受到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如何乐民用文化活动装点生活

下午六点,隆阳区金鸡乡育德村文化活动室外的“文化晒场”上响起了动听的乐曲,几十名村民伴着音乐,在一位老人带领下跳起了舞蹈,两三个一脸稚气的小孩也在家长身边有模有样地跟着“比划”,引来村民们的一阵笑声。

不过在观众们看来,这块200平方米的场地上连观众在内有七八十号人,显得有点拥挤。而作为村里的“文化示范户”教大家跳舞的姬仕彩老人说:“哪个想得到啊!去年刚刚过来的时候,还觉得相当宽敞呢。”

今年68岁的姬仕彩告诉记者,他在自家院子里教村民跳舞已经有几年时间了,过去每天的参加者一般不到10个人。去年搬到村里建起的“文化晒场”后,参加活动的村民越来越多。乡文化站干事陶月翠说,现在附近的郑官村、东方村等地的村民都会骑着摩托车过来跳舞,“文化晒场”每天连观众在内都有几十人,多的时候能有近百人。

“文化晒场”、乡村球场、休闲广场……如今,在保山许多村庄里,都能找到像育德村一样专门修建的小广场,而每天在这些平整干净的广场上,农村群众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则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初步统计,该市有人员相对稳定的城乡业余文化队伍488支,55.9%的村社实现了“天天有歌舞”。而这,又是该市策划的“欢乐乡村大家乐”系列文化创建活动“六有”目标中的一项。

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保山确定了18个“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起一批较为规范的村级综合文化室,大大改善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情况。“欢乐乡村大家乐”系列文化创建活动,正是该市为了在农村文化设施改善后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经常化而做出的探索。

“天天有歌舞”、“月月有电影”、“季季有比赛”、“年年有演出”、“人人有书读”、“家家有电视看”,在保山的广大农村“六有”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目前,保山市100%的行政村实现了“每月放映一场免费电影”,“免费电影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持续开展;市县各级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千场节目下乡村”,仅龙陵县文工团在一年多时间里就指导群众开展比赛、演出46场次,开展群众文艺辅导100多场次;去年年底,全市“农家书屋”实现村村全覆盖后,又积极开展“全民读书用书活动”,从“人人有书读”向“人人爱读书”迈进。

怎样育民用文化知识充实头脑

“这是个技术活。”站在自家养獭兔的屋子里,腾冲县界头镇大园子村村民李少广用了这样一句挺时尚的话来评价獭兔养殖。

李少广做养殖不是一年两年了,但在很长的时间里,他都在“凭感觉”养。就说养兔子,他对自己以前的观念说得也很直白:“有命就活,没命就死。”自家小本经营,亏点赚点影响不大,再加上没地方学知识,让他依靠养殖致富的想法也只能一直停留在“探索阶段”。直到今年初,他在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养了60只獭兔以后,才发现“技术”的意义,不过这一次,他的信心充足多了。

“网上可以查,书上也可以看”,这是李少广信心的来源。现在,除了找技术人员请教,他还可以到“农家书屋”里查阅农科技术书籍,而村里“农文网培学校”里学到的实用易懂的知识,更是让他受益匪浅。

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为依托建设“农文网培学校”,这是省文化厅在全省开展的一个文化建设重要项目。在保山,除了1个市级、5个县区级总校,现在已经有了乡镇级学校66个,村级分校127个,共有计算机1309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