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资讯 > 正文

文化惠民的保山样本_组

建设农文网校,安装电脑接通网络容易,确定培训课程就得花点心思。在保山,有关部门把“实用”二字放在第一位,推出了“文产结合定向培训”,依托农文网校,整合农业、畜牧、烟草等单位,针对每个乡镇、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文化产业实用信息服务。

在施甸县姚关镇,农文网校针对姚关村妇女举办的是“丝瓜瓤鞋垫培训班”,在大乌邑村举办的则是“契丹草凳培训班”;在龙陵县镇安镇,农文网校与烟草公司、松茸收购企业合作,开展烤烟、松茸的种植技术宣传培训;在隆阳区河图镇,农文网校不仅在课堂里讲解大棚蔬菜、水生蔬菜种植技术,还请来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示范……

2011年,保山市农文网校开展培训100多期,定点培训8649人次,成千上万的农村群众从中受益。而作为受益者的一员,学会了“技术活”的李少广很快把他的60只兔子养成了600多只,到现在已经卖掉了200多只,每只给他带来了60—70元的收入。

怎么富民用文化产业促进增收

“就是个拿来坐的东西,哪个晓得会卖到那么远的地方啊。”施甸县姚关镇山邑村“草墩协会”会长蒋菲说。如今,山邑“草墩协会”有24户村民入会,制作的草墩每年卖出1万多个,许多都卖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能给村民带来30多万元收入。

山邑村村民编草墩子已经有了不短的历史,然而直到几年前,蒋菲和村民们才意识到它的“附加价值”。那时,随着村里农家乐的兴起,不少来玩的外地客人对农家乐里的草墩子很感兴趣,经常要买几个带回去,这让蒋菲意识到,草墩子这种在本地人看来很普通的坐具,对于外地客人却具有一些不一样的价值。

“就是文化价值。”现在,蒋菲这样评价她那时感受到的“不一样”的价值。“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不稀奇,但是在大城市里面很少见。买几个放在家里面,别人看到会觉得很新奇,这个就是一种文化。”

哀牢山下的保山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有255项。然而这些文化资源长期没有得到开发,一度只能在静态的保护中渐渐走进博物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保山在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利用各地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积极拓展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空间,使文化成为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独特手段。

腾冲县中和乡大村社区“文化产业合作社”中的石材文化工艺产业分社,引导经营户通过文化创意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单纯买原料的状况,使火山石摆件、艺术雕刻、创意拼图等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带动上百户村民生产,开发上百种产品。2011年,全村石材产业产值达到500多万,收入达300多万元。

而固东镇江东社区则在依托古银杏树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打出了全新的文化牌。政府扶持黄定传等村民组建起皮影戏表演队,让濒临失传的江东皮影戏又活跃起来。而一度退出人们生活的油纸伞,则以旅游工艺品的“身份”重新焕发生机,吸引着来往的无数游客。

从施甸的布朗山乡,到腾越的悠悠古镇,如今,保山市各级政府都通过资金扶持、举办培训班、联系开拓销售市场等方式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这些传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也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保山全市255项非遗项目共有37项实现了“生产性保护”,从业人员近2万人,年收入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