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富故事 > 正文

价格低迷怎么还有好收益

每天早上5点钟,河北省徐水县南张丰村的唐茂田就带着工人开始忙活了,他们从土里往外刨的是中华鳖产的蛋,6-8月是中华鳖产蛋的旺季,现在唐茂田的养鳖场每天能产1万多枚鳖蛋,这些鳖蛋要在早上7点前全部刨出,否则就可能孵不出小鳖了。

唐茂田:“早上刨这是为了凉快,这个蛋不晒太阳吧。一晒这蛋本来就不大,太阳一晒晒热了,就容易晒死它了。”

记者:“这个鳖蛋一般在多深的地方呢?”

唐茂田:“就在10公分左右吧。”

记者:“如果10公分之内没有,不用再往下挖?”

唐茂田:“对,这全靠手感吧,要是啪这么一插就拿蛋,都碎了。”

中华鳖夜里12点到2点钟出来产蛋,产后把蛋埋进土里,隔上一天一夜后,唐茂田再把蛋刨出进行人工孵化。2008年7月1日记者去采访时,徐水县刚下过一场小雨,虽然雨量不大,但唐茂田却很担心。

唐茂田:“刚才我听天气预报这几天都有雷阵雨,要是连续下雨,又不能刨蛋,又不能产蛋,这鳖不能产蛋,在泥里边怎么产蛋呢?”

记者:“那你就受损失了?”

唐茂田:“对。”

唐茂田现在专做孵化卖鳖苗的生意,今年他孵化场鳖蛋总产量预计有150万枚,价值700多万元。6到8月这三个月对于他来说是在打一场硬仗,除了要天公作美,饲养、刨蛋、孵化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不到最后胜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4年前的一个决定让唐茂田过上了这样提心掉胆的日子,也让他的年收入扩大了20倍。

唐茂田是河北省徐水县南张丰村农民,1993年开始养殖中华鳖,每年有20万元的收入。到2004年唐茂田发现,同样的鳖养出来赚得却越来越少了。

唐茂田:“1994年就是160元、170元一斤,到1995年最高涨到280元。到2003年又往下滑,一直滑到20多元,差10多倍。”

因为国内中华鳖养殖数量增加,价格也更趋于理性平稳,以前卖一只商品鳖唐茂田能赚到100元,2004年就只能赚到10元钱了。虽说也有利润,唐茂田却并不满足想赚得更多,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卖商品鳖改为孵化卖鳖苗。

唐茂田:“孵化比那个赚钱,假如说这一只鳖,这一年产这么80个蛋,这80个蛋就是卖3元一个,就能卖200多元。”

当时每只鳖苗能卖到3元,纯利润就有1元多,如果大规模孵化效益很可观。唐茂田所在的保定市当时有大小养鳖场100多家,因为本市专门孵化鳖苗的不多,有的场还要从外地购进,唐茂田觉得以后就近销售鳖苗市场应该不成问题。2004年3月他拿出100多万元积蓄,新建了25亩养殖场,停止出售商品鳖,繁殖后全部留作种鳖使用。

2006年6月,唐茂田的种鳖增加到了1万只,他的孵化生意开始了。白天要刨蛋孵化,晚上还要巡看,唐茂田的工作量骤然增大。妻子和儿子都跟着他养鳖,他又从附近村子招了十多个工人,可是所有人依然忙得团团转。

唐茂田的儿子:“睡觉的时间特别少,早晨起来一到眼里边,有干不完的活。”

以前都是自已干,现在一下子多了十几个工人,唐茂田不知该怎么管,唯恐出了差子,事事都想亲力亲为,自己也累得喘不气来。他采用的是埋沙孵化法,把受精的鳖蛋埋入沙子中,孵化沙内的温度控制在30度,保持一定的湿度,孵化期45天左右。第一批唐茂田埋下了4万枚鳖蛋,好不容易熬过了45天,小鳖倒是出来了,但一数数量,唐茂田吃了一惊。

唐茂田:“应该成活率在90%吧,它也就是在这么40%、50%。”

4万枚鳖蛋只孵出了2万只小鳖,少出了2万只,损失近6万元。问题出在哪里呢?唐茂田在察看工人埋蛋时找到了原因。

唐茂田:“书本上说就是动物极,你看,有白的有黑的,这个白点就是呼吸的地方,白点必需朝上。”

受精的鳖蛋上都有白点,往沙里埋蛋时白点要朝上,这个基本要求唐茂田经常对工人讲,可还是有四五个工人干活不认真,把蛋乱放造成孵化失败。唐茂田火冒三丈,一气之下辞退了那几个工人,还对妻子和儿子大发雷霆。

唐茂田的妻子:“活着都没劲儿似的,你看活着多累,有干不完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