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经纪人娄云奇:“想的有人要吧,然后养肥一点有人要嘛,哪知道他们不要。”
明明是缺羊,羊来了怎么又没人要呢?原来,内蒙古的羊是长毛羊,肉质偏肥,而五六十斤的短毛山羊肥瘦适中,是做藏书羊肉的最佳材料。
娄云奇:“比这个羊毛长,它那个那么长的毛,这个才这么长一点,短毛这个肉精,长毛那个肉肥,人家不愿意吃的。”
两车长毛羊让娄云奇亏了1万多元,接着他把足迹踏遍东北、陕西,四处寻找短毛山羊,现在每年经他手的短毛羊就有10万头。当地政府也通过招商,吸引甘肃、新疆等地的短毛山羊来市场交易。
记者高洁:“每年的8月中旬到春节这段时间,就到了藏书吃羊肉的旺季,那么到了这个季节,除了在本地开店,更多的藏书人会走出去到外地开店。到了2005年,除了本地的几十家店之外,在那一年走出去开店的人达到三四千人,货源出现了异常紧张。”
从2005年起,藏书人在江浙沪一带开店的人逐年增加。傅晓明2008年9月在苏州开了家藏书羊肉店,在外开店最大的问题就是本地很难买到羊,傅晓明想到去藏书的山羊市场采购。
傅晓明:“在苏州呢,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一个配货车从那边拉过来的话也就是35分钟,这样子呢,从货源上,有所保证。”
今天早起,傅晓明就派了两个人手,从市场抢购了十几只山羊。
傅晓明:“我们用公的来做成这个红烧,用母的来做成这个白烧,公的山羊呢,比较顽皮,它的肌肉比较结实,然后那个母的小山羊呢它比较嫩,所以说它用来熬汤比较合适。”
现在像傅晓明这样在长三角一带开店的人有6000多人,他们每天早上都要来藏书的山羊市场抢购山羊。每天凌晨,这里都是一副热闹的抢羊场面。
记者:“今天抓几只呀?”
羊肉店经营者:“抓四个。”
记者:“是哪儿的?”
羊肉店经营者:“我是太湖。”
记者:“你是从哪儿来的。”
上海山羊经纪人鲁加强:“从上海。”
记者:“每天都过来吗?”
鲁加强:“每天过来的。”
记者:’你从哪儿来的?”
太仓山羊经纪人童红安:”江苏太仓。”
记者:“‘离这儿多远呀?”
童红安:“100多公里吧。”
2007年,有6000多藏书人,在江、浙、沪一带,开了1600多家羊肉店,而这些店主要都来藏书的山羊市场采购山羊,山羊市场已经成为各地藏书羊肉店的大后方。2007年,藏书地区总消费山羊60万头,产值达3个亿。
苏州市吴中区区委副书记孙卓:“我们想就是今后这个市场,就是要面对华东地区,江浙沪一带,就是成为一个集散地,今后让更多的人,就是要吃羊肉,买好羊肉,吃好羊肉,就到我们苏州吴中的木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