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高考在线!
距离2025高考还剩41
当前位置:首页 > 录取分数 > 正文

走进温州蒲岐“鲨鱼村”:“血色经济”受质疑

发布:2024-11-03 03:0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93 手机版
走进温州蒲岐“鲨鱼村”:“血色经济”受质疑(6)

“鲨鱼的全身都是宝,我们蒲岐人一点也没有浪费。”周明来说。

“小海参的年产量超过鱼翅”

即使当年最草根的蒲岐人,也无一不在悄悄发生嬗变。二十多年前还是一名“刀手”的李维汉,这几天正要北上出席“全国海洋与陆地多糖多肽及天然创新药物研发学术研讨会暨海洋生物技术高层论坛”。要不是亲眼见到他发给组委会的出席回执,真的很难相信一位蒲岐镇上的渔民企业家,怎么有兴趣自己掏钱不远千里去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

令李维汉自豪的是,他曾被浙江各地的博物馆请去帮着做鲨鱼标本。有一次,杭州博物馆要把一条在酒精里浸泡了12年的大鲨鱼制成标本,没有人敢接手,博物馆慕名而来请他操刀。他一看,这条鲨鱼有13米长,已经发硬,就让博物馆先将这条鲨鱼在水里泡上一个星期,然后整整花了3天3夜,将巨鲨的皮完整地剥了下来。

李维汉给记者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的小儿子正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忙碌。这个从南京农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小伙子,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我要弄一个新的销售模式。”

而在海中宝公司,周明来毕业于华东师大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儿周海丹告诉记者,他们已经用浙江、福建沿海常见的小海参,开发出系列海参产品。他们还将小海参送到宁波大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小海参和市场价格昂贵的辽宁刺参在营养价值上几乎相当。“我们小海参的年产量将近100吨,从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小鱼翅。”

蒲岐酝酿人工养鲨

记者本来以为,在这当口要就鲨鱼这话题采访乐清当地的官员一定很难。没有想到,就在我们赶到温州的当天下午,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琼文就如约前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免责声明】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网络采集或手工转载稿件,如相关图片、字体、音频、视频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删除稿件。

图文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