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榜网
PC版

增值十几倍背后的变身术

2024-10-13 02:03本站原创浏览:71次

市场经销商:一个近两百元一斤,一个就二十几一斤,你看差多少。

记者:两百元一斤是什么样的?

经销商:半斤的。

[致富经]增值十几倍背后的变身术

原来,并不是阳澄湖里养出的螃蟹都能卖出高价,大闸蟹市场有着严格的规定。

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我们根据国家质监总局的规定,有标准,标准就是二两以上的蟹才能叫阳澄湖大闸蟹。残缺的,断胳膊缺腿的,达不到阳澄湖大闸蟹的体貌的,也要挑出来。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胡晓明:我一个大蟹,我养一个六两的蟹,最起码能卖到一百多一个。卖一个最小的蟹两三元一个,连一个种子都不够。

残次螃蟹和二两以上的螃蟹存在巨大差价。周鹏飞隐隐觉得,这是一个可利用的资源。

周鹏飞联想到自己原来的工作,一下子萌发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这个设想,日后居然能让这些卖不上价的螃蟹身价激增十几倍,同时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然而,他更没想到的是,这个计划一开始就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致富经]增值十几倍背后的变身术

2008年7月,周鹏飞来到苏州,租下一间小车库,挂出牌子,专门回收残次螃蟹和二两以下的小螃蟹。

周鹏飞:我每次看农民养蟹,掉了一只蟹,我心里暗暗在高兴,那么大一只蟹对于我来说,我就捡到一个元宝。我看到掉脚的还有小的堆在那边的时候,堆得越多,我就觉得今天又收获了很多,财宝回去了。

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户胡成斌:当时感觉自己的螃蟹有销路了,反正不好卖的螃蟹有人帮我买,我感到很高兴。

那周鹏飞收那么多的螃蟹到底是要做什么呢?答案就在这口锅里。周鹏飞搅拌的就是他要做的蟹黄酱。

原来,他受到以前做鱼肉酱的启发,想把残次螃蟹利用起来做成蟹黄酱,无论人们就馒头,拌米饭,做包子的馅,炒菜,都可以用得上。周鹏飞把江苏、上海跑了个遍,没有发现做这种东西的厂子,他觉得商机无限。周鹏飞:如果我们用三斤出一斤的话,成本是75块,如果是75块的原料,我们跟其它的调味料进行加工以后,我们至少做出五百瓶酱制品出来。

蟹黄是螃蟹身上最金贵的,也是人们最爱吃的东西。周鹏飞原本觉得做酱很简单,可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容易,他只能一遍一遍地试。要做出这么一锅满意的蟹黄酱,周鹏飞不知道下了多少血本。

周鹏飞:在我们做蟹黄酱当中,最困难的一点是体现在我用多少的比例能保持蟹黄的一个口味。每次试验都要五斤,再加上其它料,也就是说,一次试验成本至少要一千元钱。每天拿着这些东西端出去要倒的时候,心里就很疼。

2009年7月的一天,周鹏飞熬出了一锅他自己十分满意的蟹黄酱,邻居们都闻着香味过来看究竟。周鹏飞觉得,这下终于成了。

周鹏飞:我觉得这个产品就是香饽饽了,如果我一天不要多,能做一万瓶,我们一天就能赚到两万块钱,一年就能赚七百万。

[致富经]增值十几倍背后的变身术

周鹏飞把蟹黄酱送到质监部门,各项指标都达标。周鹏飞组织工人加班加点生产,自己也亲自动手剥螃蟹。剥着剥着,周鹏飞就急了,别说一天一万瓶,就是五百瓶都做不出来。

周鹏飞:非常非常熟练的,也就剥十斤。稍微生一点的新员工,只能剥六到七斤。按照这个速度做,我们的企业永远都是一个小企业。

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有机器。周鹏飞上网一查,日本有类似的机器,是加工海螃蟹的。他专门去了一趟日本,想要和对方合作,但对方一开价就是两百万元。